非马双语短诗鉴赏:《晨》

标签:
杂谈 |
分类: 非马双语短诗鉴赏 |
晨
非马
涂满恶梦的
黑纸上
一个清秀的轮廓
浮现
MORNING
William Marr
from the blackened paper
of nightmares
a lucid profile
emerges
[简评]
小诗散读:“涂满恶梦的黑纸上,一个清秀的轮廓浮现。”如果不结合标题进行联想,小诗就如同一个谜语,恐怕难以破译。有了《晨》的启示,便能很顺利地将“涂满恶梦的黑纸”与漫长而难熬的黑夜划上等号——而这里的比喻,何其高妙!“一个清秀的轮廓浮现”,也可顺理成章地令读者想到那东方的鱼肚白——读者沉重压抑的心情,顿时为之一变。
如此短小的17个汉字,却有着如此巨大的转折和变化。再看诗歌:由四行两个诗节组成——若不如此建行造形,则不能如此完美完善。
英诗散读:from the blackened paper of nightmares, a lucid profile emerges. 回译汉语:“从恶梦的黑纸上,一个清晰的轮廓出现。”
双语之间的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将汉语“涂满恶梦的黑纸上”,改变成“从恶梦的黑纸上”。于是,诗便由汉诗的静态,变成了英诗的动态。英文里起关键作用的,便是介词from. 英文里的介词比较发达,常用而常常得力。若是其他译者,许会如此英译:
On the black paper
which is full of nightmares
a lucid profile
appears
比较非马先生自译,可知from的妙用之外,blackened(使…变黑)比之black更加有力,emerges也远比appears更加形象,因为emerges与其说对应汉语的“出现”,不如说更加对应汉语的“浮现”。来看如下译例:
Buds appear on the trees in spring.
春天树木发芽了。
I will adhere to this opinion until contrary facts appear.
如果没有相反的事实,我将坚持我的意见。
The sun emerged from behind the clouds.
太阳从云层后面露出来了。
It has emerged that he stole the money.
现在终于发现,是他偷了那笔钱。
稍加品味,可知appear一般指事物自然而然的出现;emerge则指经过一番风雨、一番努力之后,某种事物才呈现出来。在小诗《晨》中,既然“一个清秀的轮廓”,是从“涂满恶梦的黑纸上”“浮现”出来的,唯一的选择,也就只能是emerge了。
非马先生另有一首同题之诗:
晨
拉开眼帘
阳光便破窗而入
踢起了满地的灰尘
同样精短而余味十足。请注意,诗中语言,不是“拉开窗帘”,而是“拉开眼帘”;不是“破门而入”,而是“破窗而入”;不是“扬起了满地的灰尘”,而是“踢起了满地的灰尘”。
“拉开眼帘”,即意味着我愿长眠不愿醒;“阳光便破窗而入”,即意味着一种近乎暴力的行为——“踢起了满地的灰尘”,即是明证。
两《晨》比读,可知恶梦醒来,原本欣喜地看见了“一个清秀的轮廓”,然而好景——何其短暂:“(刚刚)拉开眼帘,阳光便破窗而入,踢起了满地的灰尘。”于是慨叹:“清秀”何在?
“黑漆漆的孤枕边是你的温柔,醒来时的清晨里是我的哀愁。”罗大佑在《恋曲1990》里,哀愁着非马先生的哀愁。
(张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