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黄蜡石众多地区介绍
(2011-09-17 21:50:13)
标签:
转载 |
衢州黄蜡石
潘国忠是衢州较早赏玩黄蜡石的石友。自从2002年收藏了第一块黄蜡石后,他就迷上了。
当时,他到衢江区廿里的亲戚家拜年,正好是一个下雨天,小院的石头围墙被雨水冲刷得湿漉漉的,上面一块黄灿灿的石头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把这块石头抠下,到杭州向浙江大学地质系主任教授竺国强请教,鉴定的结果是此石为黄蜡石。
潘国忠查了资料,了解到黄蜡石是广为流传的一种赏玩石,我国的两广岭南一带、辽宁鸭绿江畔、云南都有分布,江浙一带也有少量分布。“黄蜡石的主要成分是石英,而衢州一带多石英石矿。”潘国忠说,大约在一亿三千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山上的石英矿被分离出来埋在山上的黄泥中。南方湿热的空气非常有利于黄泥中铁离子的分离,铁离子渗入到石英石中,形成了二氧化硅,变成了黄色。又由于山洪暴发、山体崩塌等原因,这些石头被冲到江河中,经过江水的冲刷,慢慢地被打磨出各种形状、质地细腻。
“衢州黄蜡石主要分布在江山江和常山江的河床表层。”潘国忠说,2002年前后,江山江沿岸经济正在开发兴起,采沙船进入江中挖沙作业,正是这些采沙船将一块块衢州黄蜡石带出水面。
随着开采黄蜡石数量的增多,衢州黄蜡石声名鹊起,本地收藏黄蜡石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与周边一些地方出产的黄蜡石相比,衢州黄蜡石的质地、造型非常好。”潘国忠说。
讲究质地、颜色和形状
黄蜡石同其它奇石不同,它不以“透、瘦、漏、皱”著称,而以石表滋润细腻,色彩纯黄,耀人眼目而受人钟爱。清代梁九图在《谈石》中曰:“腊石最贵者色,色重纯黄,否则无当也。”
在衢州经商多年的江西人洪潮业余时间喜欢收藏黄蜡石,在他卖梳子的店铺里,货架上展示着一排精品黄蜡石,顾客常常会被这些形状、图案惟妙惟肖的石头所吸引。一块手掌大的黄蜡石,形状像一个鸡头,石头左上方有一个天然形成的圆形小洞,正好像鸡的眼睛。另一块从侧面看像一个老仙翁,木头底座上做了一个木杖,石头摆在底座上像一个拄着木杖的老仙翁正慢慢走来。
“2007年开始玩黄蜡石的。”洪潮说,这些自己珍藏的黄蜡石,很多都是那时候在衢江里捡来的,好石头可遇不可求,洪潮用“缘分”两个字来形容寻石的经历。“看到好石头比发现一块金子还高兴。”
那什么样黄蜡石是好的呢?“质与玉同。”洪潮说,黄蜡石是一种“玉”,对于黄蜡石来说,当然石质玉化度越高越好。质地细腻、光滑、通透的为上乘。还有一个,黄蜡石的颜色以“正黄”颜色最为珍贵。
除了质地、颜色,如果黄蜡石有一个好的形状,那就是天赐佳品了。这个形状就是指象形,比如像鱼,像龟,像兔子,像松鼠……
“人靠衣装,石头也靠底座装饰。”洪潮说,处衢州黄蜡石理好的黄蜡石,配上相应的木质底座,就成为一个完整的摆件了。
加工摆件的上好料石
一般的黄蜡石属于象形石,玩法就是前面说的加底座欣赏,而对没有出形状的石头,可以进行加工。
常山小伙子徐建春在城隍庙开了一家藏石店,专门切割、加工、买卖黄蜡石料石。
徐建春说,一块上乘的黄蜡石料石,表皮没有气孔、没有“棉点”,质地温润、通透。他收藏了许多料石,自己配有切割机,将石头切开,现出里层的花纹。
徐建春是去年开始“玩”黄蜡石的,他自己加工了许多“无字牌”挂件、印章、耳环等。“玩进去了就觉得很好玩,每天都要摸摸店里这些石头。”
对黄蜡石进行加工有两种,一种是品相好的,进行整雕,也就是在黄蜡石表面雕上图案或字样。对于品相不好的,就进行切割、雕琢、打磨,制作成摆件、挂件、把玩件、首饰等多种样式供赏玩。
衢州本地的黄蜡石因为地处钱江源头,水质优良的缘故,玉化程度高,玉质更为通透、温润和纯净,内含二氧化硅,常佩戴对皮肤有益处。
徐建春说,现在假的玉很多,黄蜡石暂时还做不了假,好的料石经过雕刻、抛光后,与玉石无二。
对于常常进行料石加工的徐建春来说,他知道很多黄蜡石常常“表里不一”。有的黄蜡石外面看着挺好,但开到里面后,却有很多裂痕。这有点“赌石”的味道,靠的是经验,“以前是十赌九输,现在经验丰富了,一半对一半吧。”
衢州黄蜡石前景看好
历经磨炼而成的黄蜡石华在色艳如虹,美在浑然天成,它绽放的夺目光彩让其收藏价值见涨,身价也一路攀升,促使衢州的赏玩石产业也迅速发展起来。衢州石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吴昊呈先生,根据衢州黄蜡石独有的特质,为其系列黄蜡石产品注册命名为“衢州黄玉”。
据了解,衢州城隍庙有收购、买卖黄蜡石的店铺20多家,三四十人从事赏玩石买卖,衢州市约有500-600人以捡黄蜡石为生,已经形成了一个颇具衢州风味的特色文化产业。许多居住在河沿的农民靠捡石头加工石头换取差价致富。但是还有很多挖沙的工人不识得这种石头,常把一整块黄蜡石打压成沙子,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和不可弥补的损失,令人扼腕。
台山蜡石
台山蜡石,又称台山黄蜡石,主要产于广东省江门市的台山市北陡镇。该石由溶岩演变而成,多数石表现出通透的玉质,晶莹湿润、绚丽多姿,品质与潮州蜡石相似,且色彩更加鲜艳、丰富。有黄蜡、黑绿蜡、白蜡、花蜡、根状蜡、冻蜡、彩沁蜡石种类。近年在沿海岛屿还发现透明度较高的红、白蜡石。台山蜡石多以黄色为基本色,故又称黄蜡石,其石质湿滑细腻,久经把玩,包浆滋润,极富灵气。
台山蜡石分布于台山部分乡镇,蕴藏量丰富,尤以北陡镇的蜡石质优而形美。北陡所产的蜡石质地坚密细腻、湿润凝重,形状奇特、角圆面滑,色彩鲜艳丰富;石上纹理波浪起伏,有褶有曲,变化有致;石姿坚实,曲直轮廓清晰,凹凸明显;造型灵秀飘逸,雅致可人。北陡镇黄花湾、双耳坑地区所产的冻蜡和彩沁蜡石,其通透状态、颜色、质地、硬度及湿润程度尤如新疆和田玉;北陡镇那琴湾一带山中所产优质黄色蜡石,被玩石家称为"佛光灵玉"。
北陡镇方圆几百平方公里的地下都是由花岗岩、云母岩等构成。由于地下岩浆涌向上述岩脉的缝隙间,并与周围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和混合,形成了不同质地和色彩的石英质矿物。产于北陡散石湾、黄花湾、双耳坑等南北走向山脉中的蜡石大都呈籽玉状形态,质色光滑纯正。
台山蜡石由潮州人陈森源于1996年秋在北陡镇那琴村散石湾海边的石山坑里首先发现,这种金红色的石头有晶莹细腻的玉质和绚丽的色彩,后被人冠名为"台山蜡石"。北陡镇是台山市最南的一个镇,那琴村则位于该镇最南端,呈山脉地形,连绵起伏,延伸至海边。那琴有近千条山坑,出产蜡石的山坑有几十条,但产量较多、特色鲜明的黄蜡石主要分布在散石湾、铜鼓坑、三夹水、双耳坑、大水坑等,其中最早发现的是散石湾,最近发现的则是大水坑地区。
广东省地质科学研究所珠宝玉石鉴定中心曾对台山蜡石的两个样本作过检验,鉴定为"多晶石英质玉"和"黄玉髓",据此,台山蜡石又称台山玉石。
台山玉及台山黄蜡石
台山市,地理位置在广东的南部偏西,濒临南海,是我国最为著名的侨乡。在矿石资源方面,这里生产的水晶矿、黄玉矿也同样扬名珠宝界。现在,又因新发现了一种供人赏玩的腊石而开始扬名玩石界。原来,在台山市内南端临海的百多平方公里的山上,那无数条的山坑里,蕴藏着许多的水晶矿和黄玉矿,都是属于珠宝类的矿石。而腊石,也和这些矿物伴生在一处。在收购这些珠宝的商人中,天南地北的人都有,其中也有福建人和潮州人。他们在收购水晶、黄玉的过程中,偶尔发现了腊石。福建人认为这种腊石很像他们家乡的寿山石,因而可作为雕刻的材料。而潮州人却素有赏玩腊石的传统,一见有这样的腊石,自然不会错失良机,都争相来收购。于是,这台山腊石,终于由他们之手而问世。在腊石这个大家族里,又多了一个新的、多姿多彩的成员。
(4)白腊。有浅白、灰白、纯白、玉白等品种。以玉白通透的品种最上乘,但产出也很少。
台山玉及玉石,经省地质部门权威鉴定,是一种石英质玉。这个鉴定,实际上是一种广义的科学论证,只体现了全部石英质玉的通性,而非某种石英质玉的特质。单是石英质 ,就有粗晶、显晶和隐晶之分。另外,不同的微量元素的加入,也可决定这个玉种的特质 ,因此,石英质玉就有许多不同的品种。台山玉及玉石,是一种隐晶质的玉石,除了含有 石英,还含有铁矿、绿坭石、白云母、绢云母等矿物质。含铁及绿坭石等矿物,决定了这 种玉有丰富的颜色。计有红、黄、蓝、白黑、青、紫等及其混合色,其色彩是无以伦比的 。含绢云母,决定了这种玉的硬度比其他的石英质玉低,而玉的颗粒结构则比其他石英质 玉更细,因而玉质就更为细腻温润。正因此,很多人一见这种玉及玉石,无论是籽玉或玉器,都有一种 莫名的兴奋,都有一种占有的冲动。台山玉及玉石的魅力,正在于此。
金华黄蜡石
金华的黄蜡石主要分布在金衢盆地各县市,其中婺江、兰江、武义江、义乌江和衢江出产尤为丰富。
兰溪黄蜡石
兰溪黄蜡石
金华作为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文化积淀深厚,为喜爱收藏的藏友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近年来,与人民经济水平的蒸蒸日上相对应,八婺大地的收藏气氛日渐浓郁。
海南黄蜡石
近年来,海南黄腊石再次被岛内外赏石、玩石和藏石人士的关注,引导着海南各界对海南黄腊石观赏价值的重新认识,推动了海南赏石文化的快速发展。笔者收藏海南奇石虽刚起步,对海南黄腊石更是情有独钟,大则一、二百斤,小则巴掌之大;奇则像人像仙,像狮像猴;滑则似水似胶,似腊似油;色泽鲜艳,光彩照人。由于天天与石相伴,在观赏、玩耍中不断丰富了对海南黄腊石观赏价值的有益了解。
一、海南黄腊石的生成时间和条件众所周知,黄腊石的生成必须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经过一次或几次地壳变动,使坚硬庞大的石英岩支离破碎,形成一块块大小不一的石块,长期时间埋藏在黄泥山中,被酸性物质不断地侵蚀,使石块的表层或全部异化成腊质;二是多次遭遇强大的山洪暴发,洪水将这些具有腊质的石英岩块冲进山涧、河谷里,长年累月地受到流水和沙粒的冲刷,使石块的表面油光湿润。大陆各地黄腊石的生成时间约在一亿多年以上。而海南黄腊石的生成时间比之大陆要短许多。据考证,海南曾遭遇两次大的地壳变动,一是30万年前的琼岛北部火山爆发,二是50万年前与大陆分离的那次南海大地震。琼岛北部火山爆发对远在中、西部山区影响不大,而那次南海大地震才是海南黄腊石生成的最佳条件,因此,海南黄腊石的生成时间约在50万年以上。
二、海南腊石的色质分类腊石的色彩分类,大陆和海南也略有区别,大陆腊石的表层色彩以黄、红、白、绿、黑为基本色调,海南腊石却以黄、褐、绿、杂为基本色调,而且黄褐、杂色的较多,纯黄、青绿的较少。海南黄腊石的质地可分为:胶腊、晶腊、细腊、粗腊四种。诚然,平滑油光,质地似玉的高档次黄腊石目前在海南尚未出现,而那些外表色褐,质地低劣,既没有腊状,也没有光泽的石头,不应列入海南黄腊石的范畴,只能叫做大水石。
三、海南黄腊石的观赏价值海南黄腊石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这是不容质疑的。虽然省藏家协会何翔秘书长对海南黄腊石的评价比较客观,即大多比较干涩,黄中泛白,表面粗糙,比之大陆的高档次腊石略微逊色。但在笔者收藏的海南黄腊石中,能上档次的也不少,约占60%。笔者认为,不论是玩石、赏石或藏石爱好者,对海南黄腊石应具有特殊的审美观,尽量从黄腊石的腊质、光泽、具象和抽象这几个方面进行鉴赏,不必在比较大陆的腊石精品上淡化兴致。凡腊质明显、表层光滑,色彩鲜明、形态生动的黄腊石都具有观赏价值。其实,海南黄腊石的腊质程度,光滑程度,质地坚硬程度,形态逼真程度,色彩明快程度,纹理清晰程度,均与大陆各地的黄腊石没有太大区别,而且海南黄腊石还具有孤岛生成的基本特色。所以,海南黄腊石不但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且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四、海南黄腊石在赏石文化中的地位目前,海南黄腊石在全国奇石观赏文化中,即使是高档次的也只不过是一个品种,还不能成为品牌。但在海南本土的赏石文化中,海南黄腊石必然成为品牌。因为海南奇石市场尚未建立,发掘、流通和收藏人士十分有限。根据笔者近二十年收藏奇石的情况分折,海南的石种比较单调,除了大青石、石灰石、花岗岩就是火山石。由于海南30万年来没有大的地壳变动,岩石遭遇破碎的机率非常小,而且海南河流短小,冲刷力不大,奇石生成的条件较差,因此,要在海南本土开发奇石文化市场比较困难。海南黄腊石虽说被各方关注较晚,但它的发掘潜力较大,石质、形态、色泽较有品位,而且具有50万年以上的生成时间,仅此就有相当高的收藏价值,必然成为海南赏石文化事业中的主要风景线。
湖南黄蜡石
主要产于湖南省桂阳县太和镇、城郊乡境内官溪河段,泗洲、华泉、莲塘、桥市等乡镇也有分布。该石坚而细腻,硬度为摩氏7度左右,色泽金黄,石表滑润,块体以15~50cm大小居多,质地以细蜡、晶蜡为主,偶有冻蜡。
鸭绿江黄蜡石
辽宁省丹东市位于黄海之东,与朝鲜隔江相望,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位于丹东市以北的宽甸县有一个火山群,十几处火山口,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有金矿、铜矿、钼矿、铅矿、铁矿、锌矿、硼矿和镁矿等。宝石矿物有:蓝宝石、紫水晶、锆石、镁铝榴石、橄榄石、绿柱石、透辉石、各种长石、黄铁矿、磁铁矿、闪锌矿、方铅矿、方解石、萤石等。
电白黄蜡石
产地:广东茂名
由于此种蜡石和金矿矿脉共生,加上通体金黄色,故大家称其为黄金蜡石。由于黄金蜡石产量少,加上近年来不断开采,现已告罄,其价格不断上扬。随着全国奇石收藏热的升温,黄金蜡石也逐步被各奇石收藏家和玩家认识和收藏。 黄金蜡石属岭南蜡石中的一种晶蜡石,硬度在6度左右,主要成分二氧化硅,属高温火成岩。它最大的特点一个字“透”,晶莹通透是黄金蜡石和其他黄蜡石的最大区别。很多石友没有见过黄金蜡石,来电询问如何区别黄金蜡石和其他黄蜡石。黄金蜡石从外表上看,玻璃质感,有一种“冰冻”的感觉,极品黄金蜡石用普通手电筒光线能穿透10 厘米厚度。其它的黄蜡石没有这种玻璃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