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纸上谈兵——小班绘本教学《挤呀挤》

(2012-06-20 18:40:24)
标签:

挤呀挤

飞毯

小动物

绘本

猜猜

教育

分类: 脚印

小班绘本教学《挤呀挤》

设计思路

小班幼儿具有爱模仿,常把动物或物体也当做人的年龄特点,绘本《挤呀挤》中小动物们形象逼真,动态鲜明,一个一个出场,挤到小床上的情景活泼有趣。书中虽然没有很多文字的描述,但小动物们滑稽搞笑的动作和表情以及图书对故事连续性、动态性的表现,都非常符合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幼儿乐于描述和模仿书中动物的动作,完成游戏性的学习。把绘本《挤呀挤》放在小班年龄段,因小班幼儿年龄小,注意力较不容易集中,接受知识速度较慢,故设计两个活动课时。通过绘本教学,结合游戏,重在让幼儿在观察、讨论中推测,充分发挥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幼儿的自主建构性、自我完善性。 
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1. 幼儿体验与同伴一起拥挤玩乐的快乐情绪。 
2. 学习自己看书,愿意表述自己的想法和对图画的理解。 
3. 知道故事的名称和一些角色,能辨别并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能大胆地模仿、表演动物的动作。

重难点分析: 
重点:感受故事的童真童趣,善于观察,发挥想象并乐于表达。 
难点: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大胆、较为准确地表现故事对话。
活动准备: 
人手一本小书,小床一只,大报纸若干张,绘本PPT,各种小动物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 出示小床,让幼儿反馈已有经验。这是什么?有什么用?你家里有几个人睡在一张床上?想想你们家的床最多可以睡多少人呢? 
2. 请幼儿由一个接一个的站到一个用桌子围起来作为边界的,较封闭的空间,体验越来越拥挤的感觉,并让幼儿自由讲述这种感觉。 

3.播放封面的PPT,请幼儿观察封面:看到了些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二、铺垫
幼儿自由自在地看书3分钟左右,可以一个人自己看,也可以几个人看。老师不干预,但鼓励幼儿找喜欢的一页仔细看看,试着边看边说自己看到的,可以与同伴讨论。
三、深入展开
1. 提问:你喜欢哪一页,这页上有谁?在干什么?你最喜欢谁?它怎么啦?等等…并请要回答问题的小朋友到教室前面,根据自己喜欢的页数,挑选好头饰,回答问题。 
2. 教师注意观察幼儿说的角色是否与头饰相符,若符合,夸奖;若不符合,比如:说的是小鸭子爬上床,挑选的却是小鸡的头饰。教师应指出错误,同时简要指出两种动物间的区别。也要夸奖小朋友说得好的地方(可以是描述得当,可以是模仿的很好,可以是语言很好等等)。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播放相应的PPT,组织幼儿集体观察和讲述画面的情景,并及时组织幼儿用语言描述、用动作模仿各种小动物。 
(1)如果幼儿反馈小床的信息,教师提问:这是什么样的小床?床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数数有几只小动物? 
(2)如果幼儿反馈小动物的信息,如“小猫来了”,教师提问:小猫是怎么样的?并鼓励幼儿用各种词句描述:喵喵喵、飞起来了、笑眯眯的,“会抓老鼠的猫”,“爱蹦蹦跳跳的大花猫”等……并让幼儿模仿小猫的声音、动作。 
3.根据幼儿反馈信息的程度,可安排幼儿第二次自主阅读,补充信息。

结语:小朋友们,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在一起多有趣啊!我们把它们请上舞台表演好不好?每个小朋友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喔,大家一起来学动物,走秀。解释“走秀”就是在舞台上走路给别人而看。

四、T台模仿秀

把教室中间空出来,作为“T台”,幼儿自选头饰,分左右两列站。每次两人,依次到中间走秀。鼓励幼儿尽量模仿头饰所代表的动物。提醒小观众安静、并记得用掌声鼓励模特。

教师点评,从多种角度夸奖大部分小朋友,如动作到位,表情生动,声音相似,态度认真等。

五,活动延伸

让小朋友回去表演动物形象(声音,动作两方面)给爸爸妈妈看,让他们猜猜是谁。并跟他们描述最喜欢的动物(声音,动作,外貌,特点等等)。例如,“喵喵喵,我最爱大花猫了,它好可爱。”“我喜欢小狗,它不舔我的小手。”

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1. 较深入掌握动物的特点,体会故事的动态美,练习数数。

2. 学说简单的,重复的对话,初步形成故事。

3. 能大声清楚地学动物说话,在游戏中体验故事的情趣和角色快乐情绪。 

重难点分析: 
重点: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大胆表现故事对话。 

难点:形成故事

活动准备: 
人手一本小书,相应的动物图画,小床一只,报纸若干张,绘本PPT,各种小动物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回忆前次阅读的经验 
1. 提问:小朋友,昨天你们都爸爸妈妈都猜到你们表演的是什么了吗?哪位小朋友来说说,昨天回去怎么跟爸爸妈妈说你喜欢的小动物的?

2.  出示图书,“还记得昨天的小动物们吗?”请小朋友举手回答,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画。
3. “来,我们今天再来仔细看看这些小动物们在干吗。”提出阅读要求:从封面开始仔细看书,逐页翻阅。

二、集中交流,生成故事 
1. 提问:谁最先来到床上?它是怎么来的?谁是第二个呢?…… 
让幼儿举手起来回答问题,并要求集体寻找相关的书页,同时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幼儿所说的角色。

2.教师按顺序逐页讲述故事内容,旨在让幼儿体会动物慢慢增多的画面感。但不必要求幼儿掌握准确的动物入场顺序。 
中间根据课堂情境提问,如小动物来到床上说了些什么?又有谁来了?它是怎么来的?它会说什么呢? 
3.教师和幼儿共同模仿角色间的对话,生成故事片段,如:小鸭子钻进被窝,说:“嘎嘎嘎,真舒服啊!真暖和呀!”小老鼠说:“是呀,欢迎你来到温暖的被窝!”两个好朋友在被窝咯咯得笑不停。 教师照相似格式再讲述两个故事片段。

4. 让幼儿再次深入阅读,并生成故事片段,可长可短;可自己说,可与同伴交换“故事”。过程中让幼儿及时数数,渗透数数练习。 

三,拓展故事人物、情节

提问:喳喳喳,小朋友猜猜是谁进来了?又问小朋友还会有哪些伙伴爬上床?如“呱呱呱,青蛙也跳上了小床。”“咕咕咕,鸽子飞上了床”“哒哒哒,小马也进来了” ……

结语“哇!来了这么多的伙伴,好热闹!大家挤在一起,都成了好朋友。小朋友们,我们也来玩飞毯游戏吧。看看我们的飞毯能不能装下这么多。”
四、游戏,飞毯——挤呀挤
让每个小朋友自选一个喜欢的动物头饰戴上,自由选择,依次站上报纸。(报纸数为人数除以5,不能太多,确保每张报纸上的人数不低于3。如班上有27个孩子,则放6张报纸。)告诉小朋友飞毯最多只要装5个乘客,多了就不飞了。若人数满了5个,毯上的幼儿应拒绝要求上飞毯的人。提醒幼儿要依次站上飞毯,站紧,脚不要踩在飞毯外面。只要有一个人的脚踩在外面,整个小组都不能被飞毯带着一起飞了。

教师:这是一张飞毯,只能让小动物上喔。小朋友们,你们要让它知道你是哪种动物才能被允许上去!示范:“飞毯飞毯,我是小猫,喵喵喵~~~让我上去吧!”,“咩咩咩,小山羊来了,我也要上飞毯。”同时伴随肢体动作。

此游戏可以让幼儿在快乐玩耍中熟悉角色和故事内容,练习数数,并一起体会“挤”的感觉,也可增加幼儿间的亲近感和友好程度。

 

 

绘本故事《挤呀挤》,内容如下:

“妈妈,我要尿尿!”宝宝一觉醒来,跑出去房间找妈妈,这时____

“吱吱吱,真暖和呀!”小老鼠钻进了被窝里。

“呷呷呷”,小鸭子来了。“好舒服的床,让我也睡一睡吧!”  

“叽叽,叽叽”,小鸡来了。“好舒服的床,让我也睡一睡吧!”

“喵呜——”小猫咪来了。“好舒服的床,让我也睡一睡吧!”

“汪汪,汪汪,”小黄狗来了。“好舒服的床,让我也睡一睡吧!”

“咩——”小山羊来了。“好舒服的床,让我也睡一睡吧!

“咴——”小马驹来了。“好舒服的床,让我也睡一睡吧!

“呼噜,呼噜”,小胖猪来了,“我也要睡一睡!”

 宝宝回来了:“哎呀,怎么来了这么多朋友?”大家一起睡吧,挤呀挤,挤在一起真暖和啊!

 忽然……咚,咚,咚……哞——

 会是谁来了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