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综合《圆滚滚》
(2011-12-10 19:48:29)
标签:
教育 |
分类: 实践课例 |
小班综合《圆滚滚》
活动背景:
圆是我们生活中最熟悉最常见的,在幼儿的世界里,圆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幼儿,使幼儿对圆特别的青睐。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可以让幼儿在圆中尽情的发挥。
一、活动目标:
1、对圆的物体感兴趣,在玩的过程中主动发现圆的物体是会滚动的。
2、在玩玩、说说、装车轮的活动中体验大家一起玩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皮球(人手一个:23)、小汽车(人手一个:23)、奶粉罐、薯片罐、饮料罐、三角形积木、牛奶盒等。
三、活动重难点:
通过活动对圆的物体感兴趣;在玩中主动发现圆的物体是会滚动的。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谈话法、讨论法、操作法
五、活动过程:
(一)、玩一玩
幼儿各抱一个球进活动室。
T:宝宝们,抱好你们的球宝宝跟胡老师进来吧!(听音乐随老师边做动作表演边进活动室)你们手上拿的是什么呀?(皮球)想不想玩一玩?(想)请你找一个空地方和皮球一起做游戏吧!(幼儿玩球,教师指导)球宝宝希望你能抱着它一起做到座位上来休息一会。
T:你刚才是怎么和球宝宝做游戏的呀?(幼儿围坐交流)
S:拍的、滚的。
T: 为什么会滚?
S: 圆圆的
小结:球儿都是圆圆的,(摸上去圆溜溜,)圆圆的球儿滚呀滚,圆圆的球儿都会滚。
T:你们玩的球都能滚起来吗?
S:可以滚的(两三名幼儿示范,并分组把球滚给老师。)
(设计意图: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球类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常玩的玩具,并且球的形状正好是圆形的,符合幼儿最直观、最形象的感知圆、看到圆、理解圆。让幼儿自己体验滚动的经验,自己总结圆圆的东西是会滚动的。以“玩球”这个游戏引入主题,激发幼儿对此活动的兴趣,使幼儿感知球是圆圆的,能够对圆有初步的认识。)
(二)、试一试
T:皮球好玩吗?胡老师这里还有许多好玩的玩具呢,它们也想跟大家一起做游戏,我们来认识一下它们吧!(边说边拿掉遮布)
K:薯片桶、奶粉桶……
T:你们都认识它们呀!现在请你们挑一个玩具去试一试,看看它能不能滚起来。(你也可以和好朋友交换着玩,每样东西都去试一试。)
幼儿分别拿玩具试一试,教师个别指导幼儿。
T:玩具宝宝玩累了,让玩具宝宝也休息一会,我们也回座位休息吧!
T:刚才你玩的是什么?它会滚吗?(分别请幼儿回答、示范)
K:奶粉罐,会滚。
牛奶盒,不会滚。
……
T:刚才玩了这么多,再看看这几个你们玩过了吗?(出示三角形、方形物体)它会滚吗?为什么不会滚?
K:不会,它是三角形的、方形的,有尖尖的角(请两名幼儿回答)
T:小结:奶粉罐、薯片罐等它们只有身体是圆圆的,一定要侧着才能滚动;牛奶盒、积木等它们都有尖尖角,所以不能滚动。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重难点环节,通过出示不同形状的物品,例如三角形的玩具、方形的物品以及圆形的薯片罐等物品,来让幼儿分别试一试,引导幼儿去发现“圆”,并在实际操作中去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引导幼儿、并让幼儿体验滚动的方式,让幼儿能够全面的看待问题。同时,小班幼儿的表达能力基本都是2个字,或者一句话没有表述完整。因此,在这个环节,我意在使幼儿通过对滚一滚的经验,来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装一装
T:今天,胡老师还来很多小汽车给小朋友们玩,可是就在刚才,我发现这些小汽车都开不了了,你们来帮我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呀?(教师出示小汽车)
K:没有轮子。
T:是呀,没有轮子还怎么开呀!那你能不能帮我想个办法让小汽车开起来呢?(请1-2名幼儿分别回答)
K:装上轮子!
T:我们要给汽车装什么样子的轮子呢?
S:圆形的
T:对啊!可以装上圆形的车轮,这样小汽车就能开起来啦!一会请小朋友们排好队,都来帮小汽车装车轮好吗?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T:小朋友们,你的小汽车能开了吗?试一试吧!(可引导先完成的幼儿在地板上试开)
小朋友们,我们开着小汽车一起去看看外面的好风景吧。(和客人老师道别)
(设计意图:从孩子们感兴趣的雪花片入手,探索出适合用来表示会滚动的物体。通过动手操作,装车轮,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同时也让孩子们获得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经验,让他们在其中充分体验活动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