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6/small/8f542ff9hc88531ffe9af&690
2012年8月9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日照一中举办的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新教材的培训。在整个培训课程学习中,我通过认真学习了专家分析的设计理念,听取几位老师对新教材的说课,从中学到了很多有用的新知识和新理念。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对以后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此次活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教材梳理及专家引导,再就是几位老师对新教材的说课,下面是我对本次培训的几点体会。
一、教育观念的更新
比尔·盖茨在《未来时速》中说的:“电脑是个工具,不是一门科目,它们需要被吸收进其他科目里去。”
这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以实现能支持自主探索、多重交互、情境创设、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多方面要求的学习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课堂的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改变(教学结构改变的主要标志是师生关系与师生地位作用的改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也就真正落到了实处。总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目标、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当前国际上教育改革的总趋势与不可逆转的潮流。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教学科技有三个层次的应用,分别是“学计算机知识”、“从计算机学知识”与“用计算机学知识”。这三个层次的应用对应的信息教育分别是:计算机文化、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学习领域整合应该是未来主流的学习方式。它有利于信息技术学科与其它学科的渗透、整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重视动手操作
新教材给我的感觉是更加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而非理论的学习,在三年级上册有《应用软件多精彩》一课,引入了新软件Zmaker,通过音乐相册的制作一方面巩固鼠标操作,一方面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应用的认识。
在键盘的学习中,改变以往的就键盘学键盘的方式,将语文、英语等课程整合进来,让键盘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有趣,更加注重在用中学。
三、重视在情境中学习
新教材中设计了三位小主人公,分别是活泼机灵、动手能力强的
“能能”;沉稳、细致的“小丽”和诚实、顽皮的“大强”。在三位主人公的引领下,孩子们去“发现”、“探索”,还可以到“一点通”、“加油站”、“知识卡”中汲取新知识。每节课都有三位主人公的漫画引导,在情境中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我想学生在这种轻松的有小伙伴陪伴的环境中学习一定是愉悦的。很期待在教学中实践。
四、重视多学科的课程整合
培训让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信息技术不再是一门单纯的学科,也明白了这个学科另一层面的重要性,信息技术不单纯是用课件进行教学,更不是单纯让学生学会使用电脑,而是要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有效整合,让学生能够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亲历自己的感受。
新教材设计的课程有“安全教育”、“语文”、“英语”、“美术”、“音乐”等教程。整合内容丰富,对我的挑战很大。
五、我的担忧
教材更新肯定考虑了各学校学生的能力。但我校一直是从三年级开始上信息技术,学生的基础自然比不上市里的学生,而且我们的课时就一周一节课(30分钟),所以学生的练习时间非常的少,这也给我们平时的教学增加了难度,有些学生的家庭条件并不允许,所以学生的兴趣是特别的浓,但是可惜的是练习的却非常少,一周一课时对于泰山教版的新教材来说如果要将全部内容讲完,并让学生消化吸收却又是一件非常难的事。
六、培训后在工作中的打算
(一)把我受到的培训,回到校后与其他学科教师分享这次教育培训的成果,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二)利用本次培训成果,积极开展学科教学活动,探讨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教学模式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三)认真了解教材编写意图,认识教材知识结构、遵循教学规律,做到每节课教学目标明确、胸有成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四)根据本次培训的精神,重新摆正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位置。当信息技术作为一门课程时,信息技术教师就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当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与其他学科相整合时,则又是信息技术的教练人员;同时,也承担信息素养的培育员和评价者的角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