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央视版《水浒传》对原著的改编
(2014-03-08 01:10:33)
标签:
文化 |
少时,并不怎么读书,《水浒》的故事大多都是从央视翻拍的电视剧上得知。剧中好汉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种种豪爽行径,无不给我留下了长久而深刻的印象。片尾刘欢慷慨激扬演唱的《好汉歌》,直至今日还会在某个特定的场合与三五哥们吼上几嗓子。
初中那会儿,记得曾把《水浒传》翻过一遍,可时至今日有些具体的细节倒也忘记。借助这学期学习元明清文学的契机,又把这部小说重新拾起,当然还有央视98年拍摄的同名电视剧。在我读书与观剧的过程中,发现了改编者在很多细节方面与原著都有很大的出入。电视剧的改编既是一种创造又是一门艺术,我们当然不能一味地苛求它完全照搬原著。然而,改编的成功与否,倒不妨和原著的文字加以参照对比。
2011年,由香港导演鞠觉亮执导86集连续剧新《水浒》在多家电视台同时播出。我曾粗略地看过几集,然总觉得与原著差距太大,人物造型以及图景的选择也令人极不满意。相比之下,1998年央视由张绍林导演的《水浒》则要好许多,尽管那时的拍摄条件远比现在落后。由于张导的自身素质,加之物色的演员倒也不错,这部剧也能称得上是荧屏上的经典。
闲言少叙,还是回到央视《水浒》对原著改编的事情上来。本着欲抑先扬的原则,有必要先说说它的成功之处。比如电视剧第一集“高俅发迹”,剧中让高衙内告知王进母子已经逃往延安府的消息。在原著中究竟是谁报知这一消息的,作者竟没有明确的提及。然而,改编者却让从高坎的嘴里说出。这样处理的目的,既可以看出高衙内是高俅的帮凶,又可以为接下来调戏林冲之妻做了很好的铺叙。同样在这一集,我们发现是王进打了汴京城的地痞高俅,然而原著却明确指出打高俅的是王进的父亲。虽然从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它偷换了打人这一行为的动作发出者,但从人物双方矛盾的激烈程度上言,显然是王进去打高俅好些。其他类此的改动也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简略地说了改编的成功之处,接下来有必要谈谈其中的不足。同样从高俅与王进的事情首先说起,剧中王进是知道高俅担任点帅府太尉后借口生病而不出席点名的,而原文则是王进确实生病许久未来。虽然二者看似并没有多大的差别,然而个人觉得在王进确实生病的情况下,对质高俅的百般刁难,更能凸显所谓太尉的丑恶嘴脸和内心的阴暗。
《水浒传》第二回写九纹龙史进”把一条棒使得风车儿似转“一段文字着实精彩,然而电视剧在处理这一段时却加以忽略不提。把这个场景省去,其后果就是对于大对数不曾读过原著的观众无法真切地感受到王进与史进二人的差距所在。再者,在史进与鲁智深在酒楼饮酒时的那一幕中,编者硬是把同时作陪的打虎将李忠给省了去。这一省略不当紧,三人座次的安排,鲁提辖说李忠不爽利等等表现人物性格和封建的诸多东西也都无从探知。此外,诸如镇关西如何强占金秀莲的表述便很不是清晰,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的”三拳“也没能很好地加以表现。其他如因限于篇幅把许多情节刻意人为缩短则导致了人物性格的单一,李逵这一角色的选定则有脸谱化的嫌疑。由此观之,不管多么有修养的导演,也不论演技多么精湛的演员,在把文字搬上荧屏时总会与原著产生不可避免的分歧。然究竟该怎样评价改编剧与原著,怕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啦。
陌上尘
2014年3月8日
于仙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