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内藏佛经

标签:
书画葫芦 |
分类: 故事 |
http://s10/mw690/002CGUt2gy6SeBh4qXn99&690
http://s3/mw690/002CGUt2gy6SeBiFM9cb2&690
http://s14/mw690/002CGUt2gy6SeBnbHGddd&690
葫芦内藏佛经
位于中国河北省景县旧城内西北角,有一座“释迦文舍利宝塔”,现称为福寺舍利塔,俗称“景州塔”是开福寺内的主要建筑之一。该塔相传始建于北魏时期(公元386~534年),以后历代均加以修缮。是历史悠久、规模宏伟、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物。该塔是大型砖塔,呈八面棱锥形,共13层,总高63.85米,底层周长50.5米。塔内梯道为穿心式结构,每层辟4个门洞,另外四面做砖雕盲窗。塔身为清水砌砖,塔檐下施五铺作斗拱,上承叠涩出檐。塔刹由砖砌仰莲基座、相轮、葫芦组成。塔顶装有铜铸葫芦,高2.05米,葫芦下有铁刹网罩托,高3.3米。刹网与洞户被天风鼓荡,作水涛声,顾有古塔风涛之说。开福寺舍利塔从现存的建筑特点、艺术造型和砖石结构等情况分析,此塔应为北宋时期建筑。
舍利宝塔,高大挺拔。建筑精美,深受历代游人赞赏,多有登临赋诗者。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帝曾到此游览,留诗二首。
千年古塔,备经风雨。齐隋重修后,宋、金、明、清、民国都有所修葺。经省古建筑学家,现存宝塔为宋代风格。建国后,有四次维修。
1956年7月9日,河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3年春,对该塔进行了维修,重点修复了十至十二层及塔顶,在塔顶“铜葫芦”内取出明代木版佛经3种九卷,即《大乘妙法莲花经》六卷,《大乘诸品经咒》一卷,《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二卷,取出释迦牟尼卧式铜佛一尊,铁匾5块。
1982年7月2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重新公布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