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以内数的加减法复习》的教学反思
(2011-12-06 15:55:36)
标签:
教学反思杂谈 |
分类: 一年级5班 |
《20以内数的加减法复习》是第七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的一堂数学实践活动课。学生通过一年级一学期的学习,已经初步学会了通过观察,来发现题包的规律,进而运用规律自行编题的方法。本堂课是“复习与提高”部分的一个教学内容,从教材内容的编排来看,首先是复习环节,通过对20以内加、减法及多个数的加、减法的复习,巩固旧知。接着,以此为基础,以数城为整体,将有规律的题目序列以题包的形式展现。并在有序题链的帮助下进一步确立加、减法的关系。从而促使学生在一系列的观察、猜测、思考和表述中,自己发现规律,自己解决问题。
本节课的设计主要分成“创设情景,寻找规律——引导探究,发现规律——动手实践,应用规律”三个层次。这是一节复习课,主要是复习20以内的加法与减法,让学生可以熟练地进行计算。此外还设计了一些题包,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学生在学习中可以通过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找到不同排列规律,提出不同解决方法与策略。而最后的应用部分,则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让他们在看一看、猜一猜、算一算等活动中积极动脑,在更大自由度的环境中大胆探索,促使每个学生都能无拘无束地得到不同的提高和发展。
由此可见,数学的美就体现在它的无穷奥秘,当学生们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究,发现了奥秘,掌握了规律,发展了能力,那么,这节课目标就达到了。整节课的课堂设计,让学生在学习中去体验,去探索,找出规律,掌握规律,并进行适当的拓展,让学生融会贯通。本节课的知识点比较多,同时,较上学期所学的知识又有所提高。因此,整节课重点,围绕着让学生用已学过的知识充分探究,掌握算式之间的规律。学生的认知活动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在教学中通过每一个题包的练习,能使学生积极地思维,灵活选择已有的知识经验,并在新的探究学习中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后一篇: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