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峡比较阅读带答案

(2011-12-31 21:25:30)
标签:

杂谈

1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14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4分)

1)沿溯阻绝。沿;          2)良多趣味。良:

3)直视无碍。碍:          4)窥谷忘反。反: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答:                                                               

2)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                                                                     

12、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B      )。(2分)

A.“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通过“游鱼细石”写出水的清澈。

B.“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富有韵律。

C.“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运用拟声叠词,构成一幅音韵和谐的画面。

D.“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了山的高耸。

13、甲乙两段都描写了奇山异水,但思想感情有差异,请结合原文的语句说说两文不同的思想感情。(4分)

    答:甲文“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一句通过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流露出作者内心的忧伤。乙文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一句可以看出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否定,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留恋和向往之情。

4二、阅读下面[][]]两个文言选段,作9-1213分)

[]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 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①沿溯阻。绝:断②王命急宣。或:     有时      

③不以也。疾:快       ④然十二峰者不可见。悉:全,都       

10.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4分)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答:                                                          

②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答:议论的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种奇异的景象。                                               

11[] []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4分)

答:  [甲]文段写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乙]文段描绘的巫山及其神女峰具有高、奇、秀等特点。(4分,各2分)                                                   

12[] []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3分,只答出“热爱”或只答出“赞美”一方面内容的得2分)

 

 

 

二、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2题(10分)

[]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三峡》节选

[]

江水又东径狼尾滩而历人滩。袁山松曰:“二滩相去二里,人滩水至峻峭。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嶔崯,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因名曰人滩也。”

(选自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

10.解释加点的词语。(2)

(1) 沿阻绝           (2) 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  有的       

11.翻译下面句子。(4)

(1)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答:                                                                

(2) 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

  答:                                                    

12.用原文句子填空。(4)

甲文中第一段描写三峡夏季的景色,侧面描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以船行之快烘托水流之急。

乙文选段说明的对象是人滩,说明其得名的原因的句子是介绍人滩得名原因的句子是“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嶔崯,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

116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2分)

     山险水急三峡景;  山峻水清三峡美,天高地厚华夏情。

12、下面是《小石潭记》选段,和本文第二自然段比较,在写水方面有什么异同?(3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答:相同点:都从侧面描写水不同点:《三峡》写出水势大,水流急的特点;《小石潭记》写出水清澈透明的特点。

13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

舟己过万重山。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朝发白帝城》。请说说其中后两句诗与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3分)

1)描写对象和写法相同:同写三峡、同咏猿鸣,都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2)表达的情感不同:诗句流露出作者重获自由的喜悦、欢快之情;渔歌则表达了三峡渔民对人生艰辛的悲凉感慨。或语言风格不同:渔歌更口语化、更通俗。(同异各答出一方面即可)

三峡8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

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

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

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①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②,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③以来,未复有能与④其奇者。

[]①五色:形容“石壁”色彩缤纷。  ②歇:消散。  ③康乐:指山水诗人谢灵运。  ④与:参与,引申为赞赏。

10.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

(1)王命急宣(         (2)虽乘御风不以疾也(   

(3)哀转久           (4)四时备(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文:                                        

  答: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译文:                       

:傍晚的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跃出水面                

12.两文都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赞美之情,请从文中各摘录一句直接抒发这种情感的句子。(2)

  答: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  实是欲界之仙都(1)

13.两文都写到了“猿呜”,请分别说明“猿呜”各渲染了怎样的气氛。(2)

  答:  《三峡》:猿鸣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1)  《答谢中书书》:猿呜渲染了清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闹气氛。(1)    

()9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三峡》节选

()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亻叔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节选

10、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C  )(2)

   A.不见曦月(xī)                B.素湍绿潭(tuān)

   C.其岸势犬牙差互(chā)          D.怡然不动(yí)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①略无                ②多趣味                   

③俶而远消失折蛇行  像北斗一样 

12、翻译下面的句子(4)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答: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多条,都好像浮在空中无所依傍。                                                13、甲段中描写春冬之水的句子是: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乙段中对潭中鱼作了细致的描写,其作用是衬托潭水清澈       的特点。乙段中体现溪流曲折这一特点的句子是: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出现“斗折蛇行”一句即可得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