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五脊六兽

(2014-08-06 09:54:11)
标签:

古代建筑中的五脊六兽

正脊和四条垂脊

硬山式建筑

骑凤仙人

龙吻吞兽螭吻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五脊六兽

 


   中国古代建筑里,分为起脊的硬山式、起脊的悬山式和庑殿式建筑有五条脊,分别为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
   在古代时,律法森严,琉璃瓦多数为皇家使用,老姓家只能用黑活瓦。而以上所说的建筑形式中,硬山式建筑可为老百性用,悬山式一般是商业使用,庑殿式建筑为中国最至高无上的建筑形式,只有皇家理事的地方才能使用。古建筑屋脊上,置放瓦质或陶质的兽形装饰,叫脊兽。除宫殿庙宇外民宅不得安兽。只有功臣的宅邸,由皇帝特批敕建。安兽之脊叫作“仪脊”,以示殊荣。
   平常所说五脊六兽是起脊的硬山式建筑,并不是平常民间的建筑形式。民间建筑为卷棚式硬山建筑,不是起脊式的硬山建筑。因起脊的建筑需要主人的身份权利和造价高昂等原因,老百姓家的建筑一般比较简易,多为两条排山脊。“五脊六兽式”的建筑要么是达官贵人,要么就是家财万贯的人。
   所谓的“五脊”,指的是正(大)脊及四条垂脊。正脊的两端是龙吻,又叫吞兽,也叫“螭吻”,面朝里、口衔正脊;另外四条垂脊排列着四个蹲兽,故称“六兽”,统称“五脊六兽”。这是镇脊之神兽:起趋吉避邪、装饰美化和加固保护建筑的三重功能。古建筑为木结构,以兽镇脊,避火消灾。于两坡瓦垅交汇点,以吞兽严密封固,防止雨水渗漏,既收装饰美,又收护脊之实效。龙吻张开巨口吞脊,民间传说,龙王的二子争夺王位,先吞下屋脊者称王。龙弟乘兄吞脊,拔剑刺兄于脊上,剑柄尚露在外面。
   “六兽”也就是明代杨慎说的“螭吻”。明朝杨慎在著述中有记载:“螭吻,形似兽,性好望,今屋上兽头是也。”传说龙生九子,螭吻是其次子。《升庵外集》说龙的九子:“二日螭吻,形似兽,性好望,今屋上兽头是也。”《红楼梦》把它们写得“金辉兽面,彩换螭头”,用来形容大观园省亲正殿。民间把螭头俗化了,分别起了绰号叫作:走投无路、赶尽杀绝、跟腚帮捣、顺风打(扯)旗、坐山观火。从绰号就可以看出“兽头”是面貌狰狞、神头鬼脸。而只有凶恶才威严狞厉,才能行使镇物的使命。
   在四条垂脊上,在兽头前面,垂脊和岔脊的末端,常常排列着一队“小跑兽”。古建瓦分为琉璃瓦和黑活瓦(砖雕瓦)两种,琉璃瓦上的小跑第一个是仙人,后面依次是龙、凤、狮子;黑活瓦的小跑从前往后依次是仙人、狮子、天马、海马。 

   《礼记》中载:“礼,有以多为贵;有以太(大)为贵;有以高为贵;有以文为贵”,太和殿全面体现了传统的君王至高至贵的礼制思想,无论从上至下,由内而外,太和殿均采用最高级的做法。从“仙人骑凤”往后,上方排列着若干小兽,均称垂脊兽。最高等级的殿宇——太和殿,是紫禁城面积最大、等级最高的宫殿,垂脊兽的数目最多,十样俱全(仙人不计在内),加“仙人骑凤”计11个;领头的是仙人,而后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suanni)、押鱼、獬豸(xiezhi)、斗牛、行什’(其中一种说法)。它的安装数量依建筑物的等级高低和规模大小而定,其数目与种类有着严格的等级区别,小兽越多,建筑级别越高,常见为9、7、5、3、1不等,均为奇数。原只有故宫里的太和殿、保和殿、中和殿用的是九兽,后来,清王朝入主太和殿,为了显示新王朝的气派,在太和殿的屋脊上增加了一兽,成为十兽,是中国古建筑唯一的,天安门上也是九个小兽。小兽的数量是随着宫殿等级的降低而逐渐递减的。如乾清宫9个,坤宁宫7个,东西六宫的殿顶上大部分是5个。

   太和殿上小兽,说法不一。一说: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二说:龙、凤、狮子、天马、海马、麒麟、狎鱼、獬豸、犼、行什;三说:鸱吻、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四说:嘲风、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

   全国规格最高的佛教寺院—雍和宫各大殿上的小兽以法轮殿和万福阁为最,均为7个,二殿系寺院的中心建筑。

   垂脊上的吻兽名称较多,除叫垂脊吻外,还叫屋脊走兽,檐角走兽,仙人走兽等。檐角最前面的一个叫“仙人骑凤”,也叫“仙人骑鸡”。它的作用是固定垂脊下端第一块瓦件。

   每个垂脊兽都有自己的名称和含意。它们从前面向后上方依次排列的顺序是:
   龙: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奇动物,有鳞有须有爪,能兴云作雨,在封建社会被看作是皇帝的象征。
   凤:古代传说中的鸟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通称凤。是封建时代吉瑞的象征,亦是皇后的代称。
   狮:古代人们认为它是兽中之王,是威武的象征。
   天马:意为神马。汉朝时,对来自西域良马的统称。
   海马:亦叫落龙子,海龙科动物,可入中药。天马和海马象征着皇家的威德可通天入海。
   狻猊:古代传说中能食虎豹的猛兽,亦是威武百兽率从之意。
   押鱼:海中异兽,亦可兴云作雨。
   獬豸:传说中能辨别是非曲直的一种独角猛兽。是皇帝“正大光明”、“清平公正"的象征。
   斗牛:亦叫蚪牛,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龙,即虬、螭之类。虬有独角,螭无角。
   行什:一种带翅膀、猴面孔的人像,俗称猴,是压尾兽。
   另外,殿顶上瓦件的种类、尺寸、颜色、质料等,亦是区别殿宇等级的明显标志。

   一般建筑垂脊上多为仙人领头和五种小兽,小兽分别为:狻猊、斗牛、獬豸、凤、押鱼。

   豫东地区一般建筑垂脊上的小兽分别是:仙人领头,依次为狮子、狻猊、海马、狎鱼、凤和仙人领头,依次为狮子、天马、海马、鱼、鸡等形式。当地俗称为跑的,常说的“鱼鸡海马满跑的”就是垂脊上这些跑兽。

   古书说,龙是天子的象征,同时具有携水镇火之意;凤凰为神鸟,象征祥瑞;狮子是佛教中的护法王,象征勇猛威严;海马、天马象征皇家威德通天入海;斗牛、押鱼可以兴云作雨,镇火防灾;狻猊则为能食虎豹的异兽,象征百兽率从;獬豸善辩是非,象征皇家的正大光明;行什似猴,为压尾兽,因排行第十,故名行什。
   在垂脊小兽的前边一般都有一个骑凤仙人。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里有一个传说: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国君齐王,一次在作战中大败,来到一条大河岸边,后边追兵就要到了,他走投无路。危急之中,突然一只大鸟飞到跟前,齐王急忙骑上大鸟,渡过大河,逢凶化吉。古人把骑凤仙人放在屋脊,也表示骑凤飞行、逢凶化吉的良好意愿。

   “六兽”除了起到一般的装饰作用和体现高贵外,也有保护房屋的用处,另外,五脊上的六兽,在先民眼中,它们是神兽,用它们镇脊,可以带来吉祥,可以防火,可以消灾。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五脊六兽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五脊六兽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五脊六兽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五脊六兽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五脊六兽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五脊六兽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五脊六兽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五脊六兽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五脊六兽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五脊六兽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五脊六兽 

 (注:内容和图片主要来源于网络,搜集整理成为本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