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提高学生元认知水平常用方法

(2011-11-27 11:16:56)
标签:

杂谈

分类: 刘婵娟

在学习理论课程第三章中学到元认知是形成学生学习策略的最直接的相关因素,元认知能力的培养是教学中的核心问题。今天,我想简单谈谈《提高学生元认知水平常用方法》,其目的是提高学生元认知水平,培养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有这样一个案例,我辅导一名学习优秀的八年级同学时,发现他答卷的错误经常出现在填空和选择题,这是为什么呢?我问他:你做什么题时,什么时候能提醒自己要认真审题、注意结果是否正确,他回答说:我做最后大题时,常提醒自己要认真、要检查,从他的回答中,我找到了他基础题出错的原因,是没有关注自己的认知

元认知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处处都在运用,对于我们完成某项任务、日常生活和今后一个人的发展显得特别重要;元认知可以弥补学生智力不足带来的解题困难问题。现在,国内很多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元认知的发展,甘肃省会宁县已经将元认知知识,列为教案设计的一项,可以看出,提高学生元认知水平已经是一项较为紧迫的事情。由于书上介绍了元认知的含义,其作用,以及其元认知能力的培养,接下来想对如何提高元认知水平作简单介绍。

首先,我重申一下元认知的含义: 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识,以及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评价和调节。元认知的实质就是人的自我监控。 例如:学生对自己学习中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活动的再认识、再思考和进行积极的监控,就属于元认知的范围。元认知被认为是认知活动的核心,在认知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书上提出的培养元认知能力的方法有:自我提问法、相互提问法、知识传授法还有出声思维策略,那如何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呢?首先应提高学生五方面的意识性:

1、提高学生元认知学习的意识性

 清晰了解任务的意识性。要求学生准确、全面把握学习任务,明确任务的性质,特点,任务的要求以及要达到的程度。

    掌握学习材料特点的意识性。每种学习材料有自己的特点,应培养学生认真分析每种学习材料的性质、结构、难度、主次,以便能合理分配学习的时间和注意力。

    使用策略的意识性。不同学习材料、不同学习要求需要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在解决任务之前,要求学生考虑有哪些策略可供使用,哪种策略解决当前任务最佳,要有意识地选择并运用有效学习策略。

把握自己学习特点的意识性。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认知特点,例如,自己是善于视觉学习,还是听觉学习;是记得快忘得快,还是记得慢忘得慢。

    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调节的意识性。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敏锐判断出现的困难、障碍,准确分析出现的原因,并能适时地进行调整。

    2、组织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总结

  (1)课堂内总结。回顾一下知识发生的过程,扼要总结一下本堂课的要点是十分必要的。成功的做法是让学生来回顾知识点。可提出如下问题,你认为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这堂课还有什么未理解透?需要注意的是什么?这样既可以调整学生心态,又能激励其专心听讲,还能使之客观地评价自己预习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即时效果。

  (2)组织学生课外交流,对知识进行梳理,纵横比较。

学生在学习一段新知后,定会有不少困惑之处。如能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一则能拓宽知识的深广度,让学生畅谈自己的心得,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反馈自己学习方法的有效性,相互取长补短,同学们进行情感交流,利于增强学生团体协作精神的发扬,增进友谊,增强责任心;再则能使学生增强表达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有思想、有观点、有灵魂,能有效促进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因此,引导学生对一系列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能使学生主动对相关知识进行横纵比较,能准确剖析他们的联系和差异。

  3、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针对性培养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中的核心部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元认知的培养是重要的一环。

  (1)在教学设计中体现

  教学设计的出发点除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重视知识性与趣味性相融以外,还应考虑是否有利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应围绕培养元认知能力为主线进行课堂设计,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2)在板书中体现

我们认为除了通过板书显示规律以外,应依据教材要求,精心释字,采取目标和要求式板书。如加上,要理解………、要掌握……、要注意……、应重视……、要区分……、要快速……”等一些字眼。这样处处给学生明确的任务和目标、学生更能准确理顺思路,便于进一步分析和探求,非常有利于学生元认知能力的促进。

  (3)在教学语言中体现

  教学语言应简洁精炼、知识性和趣味性相融,富有启发、诱导,除此以外,在此基础上,还应更前进一步,考虑是否有利于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多启用一些反向,设问带有鼓动性的词句。如在数学学习的操练过程中,有些学生急于表功,常常是答案未经检验就大声叫喊,如此时教师反问他:你自己认为如何?你有信心和把握肯定是正确的吗?这样,学生才会发觉自己忽视了一个验证过程。因此,他学习的矫正意识和调节能力也逐步得到提高,所以说在教学语言中有意识有针对性的培养也是增强元认知能力的必要途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