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养生论》之有感

(2011-10-20 23:18:43)
标签:

中医

养生

常识

顺应自然

健康

原理

分类: 中医养生

    在医古文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养生论》这篇文章了。每次读起来内心都有一种感慨。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导养、摄养之意;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

   《养生论》的作者嵇康,字叔夜,谯郡铚人,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竹林七贤”之一。嵇康崇尚老庄思想,讲求服食养生,主张回归自然,厌恶烦琐礼教。嵇康是一位极有魅力的人物,他的人格和文化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所创广陵散》更是成为我国十大古琴曲之一。

     嵇康当时身处乱世,却崇尚老庄,提出人只要顺承自然,长期学习,长期修炼,导养得以规律,大约可以活到几百余岁而享尽天年。然而现在的人都不精通导气养生之法,所以没人能够活到那样的高寿。其中一段是最为精彩的“故神农曰:上药养命,中药养性者,诚知性命之理,因辅养以通也。而世人不察,惟五谷是见,声色是躭,目惑玄黄,耳务淫哇。滋味煎其府藏,醴醪煮其肠胃,香芳腐其骨髓,喜怒其中气,思虑销其精神,哀乐殃其平粹。夫以蕞尔之躯,攻之者非一途;易竭之身,而外内受敌。身非木石,其能久乎?”

    这段话在一千多年前被提出来,而在当今社会仍然现实存在。大家可以看看,古人所提到能伤害我们身体的原因,而在当今社会我们仍然没能避免。上述原文的意思就是:在神农本草经上说:上等药物用来保养生命,中等药物用来调养情志,确实是懂得了生命活动的规律,于是用药物辅助调养来顺应这一规律。可是世人不明白这一点,只看到好吃的食物就吃,身体沉迷陶醉于歌舞女色之中,被花花世界弄得眼花缭乱,两耳充满了淫邪之声。用厚滋美味煎煮着他们的五脏六腑,美酒琼浆损伤着他们的肠胃,沉溺女色在腐蚀着他们的骨髓,欢喜和愤怒在扰乱着他们的正气,忧思和积虑在消耗着他们的精神,悲伤和过度的欢笑在损害他们宁静而平和的情绪。我们小小的身躯,受到攻击的不只是一个途径;本来就容易衰竭的身体,加上自身体内和外界的攻击。我们的身体不是树木石头,怎么能够长久呢?

    如何才能保养我们的生命呢?首先是养心神,其次是调情志,然后是练筋骨,最后是摄膳食。同时要尽量减少消耗,保持平稳,精神内敛,保存阳气,少食生冷,顺应四时。精气神为人之三宝,精化气,气生神,故精又为人之动力源泉。

    善养生者,则需清虚静泰,少私寡欲。使身体不受外界干扰,心底清净,虚无和顺,少有私念和物欲。人的生命活动是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而进行的,人体自身具有与自然变化规律基本上相适应的能力,如果人能掌握其规律,主动地采取各种养生措施适应其变化,就能避邪防病,保健延衰。

    根据长生不老的基本原理,养生应该是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的。但对于生理年龄尚处于20-30岁且工作很多没时间养生的人来讲,在感到身体不舒服时进行适当的休息,不要等到有时间再开始着重进行养生的活动。养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等身体出现问题怕为时已晚。

    养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养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养生是我们的先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认真总结生命经验的结果。 让我们共同关注的健康。给自己和家人以健康的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