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山水画没骨画法

(2014-07-31 07:52:44)
标签:

军事

中国古代绘画一般先用勾、皴等画法勾勒出描绘对象的轮廓,然后再涂上色彩,而有一种特殊的画法,画家直接在画上着色,几乎看不出勾勒的轮廓,在中国古代绘画中这种画法被称作没骨法。
    中国明末清初画家蓝瑛(公元1585年—1664年)的代表作《白云红树图》是一幅没骨山水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质地为绢,横48厘米,纵189厘米,画面上方耸立着陡峭的高山,山腰石缝间,树木茂盛,层林尽染,山涧涓涓的溪流,仿佛是从远处的密林中流淌而来,溪流两边,山石层叠,山谷之间,云气弥漫。山脚下,有一位身穿白衣的隐士,站在桥上,好像在欣赏这里的景色,表现出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山石下生长着红色的小草,看起来生机勃勃,画作中描绘的青山、绿崖、白云、红树等景致,如同人间仙境一般。
    《白云红树图》采用了没骨画法,很少见到画家预先勾勒和皴染的痕迹,画中的山石用石青、石绿两种颜色画出,石脚渲染赭石色,树叶由浓淡不同的红、黄、青、绿色点成,树木的轮廓先略加勾勒,然后再加以色彩的渲染,小草则是用朱砂画出,颜色十分醒目。山间缭绕的云雾用淡色微微渲染后,涂上白粉,整幅画作一气呵成,色彩浓艳,对比强烈,却又非常协调,不落俗套,表现出蓝瑛高超的没骨山水画技巧。
    没骨画法的特点是颜色非常鲜艳,一般用青绿色表现山石,用赭石色表现土地,用白粉表现云彩,用朱砂渲染枫叶,给人一种色彩浓艳、明快的印象。没骨画法与诞生于19世纪后期的法国印象主义画派的绘画有些相似,都把光和色彩作为绘画追求的主要目标。中国最早的没骨画法出现在敦煌壁画中,这种画法很可能由古代西域地区传来的,而中国南北朝时期的画家张僧繇受到了这种西域画风的影响,创立了中国的没骨画法。张僧繇是南北朝时期最有成就的画家,擅长画人物、动物、花卉和山水,他与东晋画家顾恺之,南北朝画家陆探微,以及唐朝画家吴道子,并称为画家四祖。
    自从中国南北朝画家张僧繇创立了中国画中的没骨画法后,有许多画家都师法于他,因为个人喜好不同,有的画家偏好画没骨山水画,有些人偏好没骨花鸟画,没骨画法打破了以往作画先勾勒轮廓的方式,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绘画风格。
    没骨画法颜色鲜明、艳而不俗,在当时符合上流社会的审美,但这种画法有它的局限性,一般适合较小的画幅,如果画很大就不容易表现出景深,而蓝瑛的没骨山水画有其独到之处,在其画法上,他还会用到一些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技法,勾勒出少量线条,然后再上色,这样就基本解决了没骨画因画幅大,而缺乏景深的弱点。蓝瑛的画作既有鲜明的色调,又有比较好的立体感,这是他对没骨画法的新突破。
    蓝瑛是明末清初一位民间的职业画家,尤其擅长山水画,这幅《白云红树图》在画坛中被认为既有职业画家娴熟的技巧,又有着文人画的笔墨情趣,这跟他与明末大画家董其昌(公元1555年—1636年)的一段交往有关。蓝瑛生于1585年,浙江杭州人,他学习绘画的时候,画坛上最有影响力的是以董其昌为代表的文人画派,文人画强调神似,讲求笔墨情趣,注重意境的营造,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了许多董其昌的画作,比如《关山雪霁图》、《高逸图》等,这些文人画都带有清隽雅致,拙中带秀的特色。董其昌不仅是当时的画坛泰斗,而且政治地位显赫,他曾任南京礼部尚书和太子太保等职。据记载,蓝瑛对董其昌仰慕已久,但他只是一个没有任何身份地位的民间画家,想结识董其昌非常困难,但命运偏偏给了蓝瑛一个机会,他早就听说董其昌是一位收藏大家,特别喜欢北宋画家赵令穰的画作,蓝瑛带着自己临摹的画来到董府,当面交给董其昌,董其昌看过画作以后,对画作爱不释手,连连赞叹,他赶紧问蓝瑛是如何得到这幅画的,蓝瑛说这画不是真迹而是自己临摹的,董其昌大为惊叹,立刻对眼前的这位年轻人刮目相看,蓝瑛借此机会拜董其昌为师,之后董蓝二人来往密切,蓝瑛系统的学习了董其昌的绘画技巧,将自己的画风逐渐向文人画风格上靠拢,这也使得蓝瑛的画作既有职业画家描绘细致的特点,也有文人画追求神似的情趣。
    蓝瑛是一个非常勤奋的画家,到了晚年,其创作力仍然十分旺盛,《白云红树图》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这位画家的一生创作了许多没骨山水画,比如《华月高秋图》、《山林坐话图》、《仿张僧繇山水图》、《云壑高秋图》等。蓝瑛的没骨画法对画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除了自己的儿子和孙子以外,还有许多画家都在学习他的画作,比如中国清代的恢寿平、陈洪绶、陆恢,以及中国近代的张大千等,其中没骨画法以恢寿平的没骨花卉最有成就,恢寿平的《春山暖翠图》所描绘的远处山峦叠翠,近处桃红柳绿,色彩绚丽,春意盎然,别有一番清雅灵秀的韵味。陆恢的《百花图卷》中花的颜色非常艳丽,有红的、粉的,树叶为暗绿色,枝条的轮廓若隐若现,整幅画作给人春意无限的感觉。中国近代画家张大千的《峨眉山水图》,画作以水墨皴染为骨架,再以石青、石绿加以渲染,表现出峨眉山变化万千的色彩。
    这一幅幅没骨画作品,除了给人以独特的视觉享受以外,也让观赏者感受到画作中蕴藏的巨大魅力。《白云红树图》创作于清朝顺治年间,是蓝瑛74岁时的作品,它代表了这位画家最高的绘画水平。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展出次数最多的中国古代名画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