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兔同笼》听课心得
今天中午我在五楼多功能教室听了同课异构的《鸡兔同笼》一课,执教的几位老师都是从各个单位海选出来的优秀教师,他们的基本功和驾驭课堂的能力都非常棒。听课之后我感觉收获非常大。至少今后自己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可以有很多借鉴的地方,可以少走很多弯路。纵观这几节课,主要有以下优点:
对于五年级多数的学生来说,学习《鸡兔同笼》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这节课当中,教师主要借助教材上的列表法同时结合引导学生画图的方法,再配合假设法。充分运用了动手操作这个手段,让学生弄懂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解题思路。
例:鸡兔同笼,有20只头,54条腿,鸡、兔各有多少只?
师生共同经历了三种不同的列表方法:逐一列表法、、跳跃式列表法、取中列表法后问:能用图形来表示鸡兔头和腿之间的关系吗?
引导学生画图的方法去试:先画20个圆圈表示20个头,再在每个动物下面画两条腿,20只动物只用了40条腿,还多出14条腿,把剩下的14条腿要给其中的几只动物添上呢?(7只动物分别添2条腿)。这7只就是兔子,另外的13只就是鸡。这时候有学生问能把动物都看成是4条腿的吗?在师生们的共同操作下再把腿依次减少,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
虽然这只是一个简单操作活动,但是,在画图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经历了一个探索的过程,这时候再介绍假设法就水到渠成了。也实现了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目的。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还有的老师讲到了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更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