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学校哪去了?
(2017-09-25 10:39:44)
说好的学校哪去了?
本报记者
卫滨区:正在走申报等手续,还未有1所学校开工建设。整体工程量完成不足10%。
1.新丰小学:项目为新乡地方铁路处棚户区改造工程配套教育设施,因原位于棚户区改造项目D地块区域内的建设用地涉及肉联厂破产改制且土地短时间内无法解押,2016年4月,市规委会同意调整至B地块内青年路与规划路交叉口附近区域。占地面积约41.1亩;办学规模6轨制,36个教学班;计划总投资6000万元。已作为开发商配建项目将平面规划方案上报至市规划局,等待市规划局业务会的审批,建设用地市国土局一分局正在组件上报,清表工作已完成。希望9月份前动工。
2.高村路小学:项目位于卫滨区高村路与苏门街规划路交叉口附近区域(平原镇西高村内),占地面积23125平方米;办学规模6轨制,36个教学班;计划总投资6000万元。项目建议书已得到区发改委批复,区政法已向市政府递交了由市城投公司配建的请示。
3.新乡市第二十二中学国际实验学校:项目为九年一贯制学校,位于平原镇夏荷路以东、柳青路以南、达雅路以西、和谐路以北合围区域(平原镇赵村内)。占地面积约130亩,办学规模10轨制,90个教学班,(其中:小学60个教学班、初中30个教学班);计划总投资1亿元。是南城区规划中最大的学校,9年制10轨制,占用土地129.9亩,正以PPP项目寻求社会教育集团联合办学。
1.牧野社区小学:完全小学,48班。现建设项目土地用地性质调整手续已完成,正在办理其他相关手续;新建学校规划方案已通过市规划局审批,建筑方案5月18通过规划局业务会审批,提出修改意见。修改方案6月19日经规划局领导审核通过,正在办理建筑规划许可证。一期工程(2号楼及配套设施)建设目前正在进行水电安装,外立面施工材料正在报规划局监管科审查。
2.天福实验小学:完全小学,12班。2017年9月,该项目用地在有机化工厂棚户区改造项目内,根据该项目实际情况,区政府与开发商协商由开发商承建学校建设项目,完工后政府整体购置,政府购置会议纪要已完成,已于2016年11月举行奠基仪式,基础已开挖,现因土地手续等原因停工。经与市规划局、住建委等部门协调,现正在规划局办理调规手续,待修规调整并确认小学建筑面积后,住建委提前办理质量、安全监督手续,然后开工建设。
3.荣校东路中学:九年一贯制,48班。2016年9月学校用地已征收,目前在市土地储备中心收储,项目建议书区发改委已审批,建校申请市教育局已批复,学校选址意见申请2月20日报规划局,5月15日规委会审议并通过,7月3规划局出具会议纪要开始办理选址意见书;7月24日选址意见书办理完成;学校规划方案基本完成,待规划设计条件出具后定稿报规划局审批;正在准备可研审批材料(可研报告、能耗评估报告、环评报告等)。
红旗区:开工1所,主体工程完工。按80%来计算其工程量,仅完成20%。
1.新建红旗区乔谢学校:办学类型为九年一贯制学校,位于向阳路与新五街交叉口,规划规模为54个教学班,其中小学36个班,初中18个班,占地50亩,校舍建筑面积23033.35平方米,学校建设总投资约5100万元,新增学位2520个。目前,教学楼主体已竣工,初中部验收合格,正在进行内墙粉刷,小学部主体即将进行主体验收。下一步将进行学校大门、围墙、管网等室外附属工程施工。
2.新建红旗区公村小学:位于人民东路与新五街交叉口东北角区域内,规划规模为36个教学班,占地约30亩,校舍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学校建设总投资约3000万元,新增学位1620个。新建公村小学是纳入公村城中村整体改造的项目,土地及建设资金纳入公村城中村改造建设范畴内,具体施工建设由新乡保障房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负责。目前,正在办理学校前期规划手续。另外,学校用地上青苗及附属物绝大部分已经清理完毕。
3.改扩建红旗区平原小学:学校现有办学规模是二轨制完全小学,12个教学班,扩建后为四轨制,24个教学班。学校新增土地位于新乡市印染厂棚户区整体改造区域内,新增占地面积16.28亩,占地总面积达到20.56亩,校舍总建筑面积7623平方米,运动场面积5704平方米,预计投入资金3500万元,新增学位540个。
进展情况:一是印染厂棚户区改造建设指挥部正在申请办理学校新增用地上需拆迁的印染厂职工宿舍楼职工房改手续;二是因新乡市教育专项规划修编涉及到平原小学扩建规模问题,红旗区将持续做好对接工作,待正式结果出来后尽快按规定办理选址意见书等规划手续。
高新区:道清路小学去年投入使用,其工程完成占总工程量的30%。
1.道清路小学:牧野大道和道清路东南角,学校建设规模为36个教学班,占地30亩,总投资约3000万元,于2016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增小学学位1620个。
2.振中路小学:位于振中街与文岩路口西南角,小学规模为36个教学班,占地面积43亩,建成后将新增学位1620个。学校建设选址意见书及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已办结,规划设计及地质勘探已完成,目前正在办理土地划拨手续、文物勘探及施工图审查手续。预计该项目9月前后具备招标条件,11月前后完成施工招标。2018年建成投入使用。目前依然有7户未拆迁。目前已明确将任务交给关堤乡。规划设计图年前已出方案,直到5月份才召开的市规委会预备会之后才通过,正等待正式上会确定。施工图正在市规划局审核,土地手续等待用地性质变更后办理。所有手续完备后才能开工。
3.张八寨小学:位于张八寨村,小学规模为12个教学班,建筑面积约3935平方米,占地约9亩,建成后新增小学学位270个。该项目为原校区改建,现已完成前期规划、地质勘探、施工图审查及工程量清单预算编制,已具备招标条件。预计10月初完成施工招标工作,2018年初主体竣工,9月投入使用。
凤泉区:耿黄镇中学小学去年已投入使用,大块镇第一小学主体即将完工,占其总工程量的40%。
1.耿黄镇中心小学:是一所全日制中心小学,位于凤凰路以西,佳城路以北——耿黄镇的尚介村和何屯村之间,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总投资为3100万元。学校规模为六轨制36个教学班,增加学位1620个。已交付使用。
建议:
1.开设学校建设项目绿色通道。作为市政府规划批准的民生工程,办理各项手续繁杂耗时,不同的部门相互推诿,手续办理进度缓慢。牧野社区小学立项3年多了,可手续还没齐备。教育主管部门派专人专职来报批手续,进度依然难让人满意。各涉及部门要求合理正当,但就是手续难以完成。作为市政府统一筹划的民生工程,立项手续繁杂。乔榭学校2014年开始办各类手续,直到2016年土地手续才办完。这严重延缓了施工进程。建议开辟绿色通道,相关手续同步办理,以节省时间,推进项目早日完工。据闻,郑州市建设自贸区实施项目模拟审批,只要模拟通过,即可开工建设,其他正式手续随后按步骤加快实施。卫滨区学校建设项目都是配建项目,手续不合拍,立项关难过。手续不全,就无法开工。特别是新丰小学,牵涉的单位如南水北调工程、铁道等,协调起来难度很大,致使项目一拖再拖。
3.资金问题要提前统筹,建议加大奖励标准,能减免的费用尽量减免。政府现在大部分沦为吃饭财政,教育项目建设资金压力很大,特别是市内的几个区,教育附加费统一上交财政,说是统筹安排,但很多年来区内并没有见到划拨来的教育费用,这给3年义务教育资源扩建带来一定制约。现在实行建好后每间教室奖励20万的政策依然难以调动积极性,建议进一步加大奖励力度,以每间教室奖励30万--50万标准实施,激发学校建设积极性。涉及民生工程,建议减免相关费用。都是政府部门,无非是从左兜进右兜的问题,比如环评费,自来水相关费用等。
5.让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教育局是教学管理机构,在项目建设方面是空白。严格来说应该是政府建设学校,建好后移交教育局进行使用管理。现在完全由教育局来运作,缺少专业人才,没办理过各类审批手续,既加重了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负担,也延误了工程进度。建议主体建设由建委承担,教育部门配合,这样各种手续的办理及施工进度及质量都会比较有保障,达到高效又高质。
我市《新乡市城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条例》(下简称《条理》)已于7月28日,经河南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查批准,9月1日正式实施。《条例》是我市第一部地方性法规,在规划、用地保护、建设、法律责任等方面共21条对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了具体要求,能够更好地为教育事业服务。记者在采访市城乡规划局局长田子超时,他说市城乡规划局在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其他规划时,会预留和保护好中小学校、幼儿园建设用地,并为教育建设项目规划审批开通了绿色通道,落实“七个优先、容缺受理”制度,积极搞好规划指导和服务。这是新乡教育资源扩充发展的良好开端。希望相关部门也能如此,推出对应的绿色通道。在不远的将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孩子们都会享受着公平的教育,再也不用为上学发愁,也不用为上哪一所学校而发愁了,因为每所学校都是一样的棒,都能在真正意义上做到教孩子有所长进,找到最美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