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以智水灭三火缘
有国名南方山。佛欲往彼国。于中路至一聚落宿。值彼聚落造作吉会。饮酒醉乱。不觉火起烧此聚落。诸人惊怕靡知所趣。各相谓言。我等唯依凭佛。可免火难。便白佛言。世尊。愿见救济。佛言。一切众生。皆有三火。贪欲瞋怒愚痴之火。我以智水。灭此三火。此言若实。此火当灭。作是语已。火实时灭。诸人欢喜。信重于佛。佛为说法。得须陀洹道。诸比丘疑怪。世尊出世。甚奇甚特。为此村落作大利益。聚落火灭。心垢亦灭。佛言。非但今日为作利益。于过去世。亦曾为彼诸人。作大利益。诸比丘问言。不审世尊。过去利益。其事云何。
佛言。过去之世。雪山一面。有大竹林。多诸鸟兽。依彼林住。有一鹦鹉。名欢喜首。彼时林中。风吹两竹。共相揩磨。其间火出。烧彼竹林。鸟兽恐怖。无归依处。尔时鹦鹉。深生悲心。怜彼鸟兽。捉翅到水。以洒火上。悲心精懃故。感帝释宫。令大震动。释提桓因。以天眼观。有何因缘。我宫殿动。乃见世间。有一鹦鹉。心怀大悲。欲救济火。尽其身力。不能灭火。释提桓因。即向鹦鹉所。而语之言。此林广大。数千万里。汝之翅羽。所取之水。不过数滴。
何以能灭如此大火。鹦鹉答言。我心弘旷。精懃不懈。必当灭火。若尽此身。不能灭者。更受来身。誓必灭之。释提桓因。感其志意。为降大雨。火即得灭。尔时鹦鹉。今我身是也。尔时林中诸鸟兽者。今大聚落人民是也。我于尔时。为灭彼火。使其得安。今亦灭火。令彼得安。又问复以何缘得见谛道。佛言。此诸人民。迦叶佛时。受持五戒。由是因缘。今得见谛。获须陀洹道。
附注:
这是我小时候听过的一个故事,我简单解释一下,大概的内容是这样的。在过去久远劫前,有一只名叫欢喜首的鹦鹉,它与许多鸟兽在雪山对面的大竹林中。有一天,竹林里起了大火,火苗迅速地蔓延开来,竹林一下子就成了一片火海。由于火势猛烈,鸟兽们都非常害怕,惊惶恐怖地四处逃窜。眼见这一幕,欢喜首当下生起悲悯之心,勇敢地飞向前方的一处大海去取水。尽管大海距此遥远,竹林面积广大,欢喜首仍不舍林中的鸟兽同伴们,毅然决然地往大海处飞去。
欢喜首飞到了海面时,将它的翅膀沾湿,再回到竹林中,用它沾湿的翅膀朝竹林的上空振动,把翅膀微少的水滴洒向已成火海的林中,希望熄灭这场大火。就这样,它不停地在大海与竹林间往返奔波著。突然“碰!”的一声。此时忉利天有大震动,天主释提桓因深感惊讶。到底是什么力量,使忉利天宫发生这么大的震动?于是用天眼观察,当释提桓因看到鹦鹉正在救火的景象时,露出讶异的神情,深受感动地想着:“居然有这种事情,这只有真正发心的菩萨才做得到啊!”于是,释提桓因以神通力来到了欢喜首得面前,释提桓因对欢喜首说:“这片竹林,有数千万里这么广大;你用翅膀所沾到的水也不过几滴而已,要想熄灭这场大火是很困难的!”欢喜首回答:“我深深的相信,深深的相信,只要我自己坚持这个心愿,我会努力的不停的,用尽我所有的力量来扑灭这场大火,一定要扑灭它。
如果牺牲了性命而大火仍未熄灭,为了这竹林中的一切生灵,我愿意来生再继续灭火,直到大火熄灭为止!”释提桓因被欢喜首的悲心及精进的行动所感动,立刻用神通力降下大雨,而这场火也迅速的被熄灭了。被森林大火困住的鸟兽就好比三界火宅的众生,苦不堪言。大海比喻清净的彼岸,也就是智慧。佛经中常常提到到彼岸,到彼岸,就是到达智慧的彼岸,清净圆满。水就好比智慧,可以扑灭火,火代表烦恼。菩萨在火宅与大海之间来回奔波,是非常辛苦的。想想啊!我们来人间投胎一次非常不容易的。从什么都不懂,话不会说,开始学说话,字不会写,开始学写字。很多很多都要学,佛经要读,四书五经要念,经史古籍要看,音乐乐理要懂,电脑不会的话,不能玩QQ。医学不会的话,不能看病人。不学简体字的话,没办法跟大陆的朋友沟通。等有一天很多很多东西都学会了,要开始帮助众生了,却发现时间不多了,人的生命有限啊!感叹众生苦啊!真有来不及的感觉。真的来不及了!
就像那只鹦鹉心有余而力不足啊。或许拥有前世的记忆学东西会快一点,不过也只限于古籍而已,中国的古籍而已,就是那些文言文的东西。很多记忆是无法延续的,简体字就是新的东西,近代才有的。感叹众生苦啊!光凭佛法这一点点智慧之水,何时才能扑灭燎原大火啊!南无大慈大悲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啊!求求你大发慈悲救救火宅的苦难众生吧!不要忘记你的誓言啊!宁可碎成万片,粉身碎骨,也不要舍弃一个众生啊!求求你了!可怜可怜这些悲苦的众生吧!求求你了!用你的杨枝水洒净世间的这场大火吧!用你的大智慧,大慈悲灭除世间种种无明的烦恼大火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