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桥》导学案设计
(2012-03-25 14:04:26)分类: 教学设计 |
16《桥》导学案设计
高垴庄中心小学 冯建平
一、导学目标:
1、会认、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淀情感,在塑造的情境与氛围中感情朗读课文,得到语感的有效提升。
二、导学重点
领悟课文在表达上运用设置悬念、环境烘托等来刻画人物的特点。
三、导学难点
品味语言,深刻感受老汉危急时刻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自己扛起来的人格与精神。在语言情境中,体验生命的意义,促进生命的成长。
四、导学过程
温故互查,检查预习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解决字词。
1、看拼音,写出下列词语。(先独立完成,然后二人小组互查)
Páo xiào
jiū chū
2、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二人小组互讲,教师抽查提问)
势不可当:
跌跌撞撞:
祭奠:
导学检测,整体感知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互动释疑,合作探究
(三)细读课文,解决问题。
1、用“——”画出描写大雨和洪水的句子,读一读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2、下列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1)、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2)、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3)、水渐渐窜上来,放肆的舔着人们的腰。(
(4)、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5)、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的呻吟。(
好处:
3、默读课文的第7~23自然段。用“——”划出描写老支书语言的句子。“~~~~” 划出描写老支书神态的句子。用“====” 划出描写老支书动作的句子。认真的读一读,抓住句子中的词语想一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并用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
4、默读最后四个自然段(24~27)这篇课文的结尾,你读懂了吗?老汉和小伙子,他们是一对亲生的父子啊!那么,当时老汉的揪和推;小伙的瞪和推,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内心世界呢?写一写,老汉与儿子的内心独白。
①父亲从队伍里揪出儿子,
父亲: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儿子瞪了父亲一眼,
儿子: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儿子推了父亲一把,
儿子:
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父亲推了儿子一把,
父亲: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检测,巩固所学
语段一
拓展延伸,升华感悟
英雄远离我们而去,一位位被救的村中百姓,站在老支书的墓前,泣不成声;他的亲人更是肝肠寸断,长跪不起。请你撰写一段老支书的墓志铭,让后人永远铭记老支书的英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