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门峡 (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2015-07-30 16:50:11)
标签:

三门峡

城市文化公园

国际文博城

历史浮雕墙

图片

分类: 游记
三门峡城市文化公园依青龙涧河而建,包括两岸休闲活动广场、古文化浮雕墙及绿化、亮化等设施,北与三门峡国际文博城紧密相接,南至庙底沟古文化遗址,东到美若彩虹的大岭路涧河立交桥,西连烟波浩渺的天鹅湖景区。


http://s6/mw690/002CnlCzzy6Uf89BALb25&690(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TITLE="三门峡 (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

http://s9/mw690/002CnlCzzy6Uf89GEiI28&690(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TITLE="三门峡 (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

http://s11/mw690/002CnlCzzy6Uf89SNqaba&690(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TITLE="三门峡 (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
http://s7/mw690/002CnlCzzy6Uf8ecSsS16&690(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TITLE="三门峡 (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

http://s11/mw690/002CnlCzzy6Uf8ejBTI1a&690(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TITLE="三门峡 (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
 三门峡城市文化公园北岸,广场宽阔平整,也是国际文博城的南广场,具有休闲娱乐和文体中心大型活动的疏散场地等功能。

http://s13/mw690/002CnlCzzy6Uf8j2yT2bc&690(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TITLE="三门峡 (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

http://s10/mw690/002CnlCzzy6Uf8iQzRDc9&690(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TITLE="三门峡 (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

三门峡国际文博城,由会展中心、科技中心、体育中心、传媒中心、文化广场五大功能建筑群构成。总占地面积37公顷,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会展中心和体育中心两座建筑以金黄色为主色调,一呈元宝形,一似金盆状。彰显了“金盆聚宝、节节高升”的设计理念,寓意三门峡市具有丰厚的人才资源、矿产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同时又象征三门峡经济社会正处于黄金机遇期和发展加速器。 

 

元宝形

http://s5/mw690/002CnlCzzy6Uf8n7T6s64&690(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TITLE="三门峡 (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

http://s5/mw690/002CnlCzzy6Uf8nb27Oc4&690(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TITLE="三门峡 (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
金盆状

http://s1/mw690/002CnlCzzy6Uf8pNgMoc0&690(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TITLE="三门峡 (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
 传媒中心建筑高度190,由三级体块拔地而起,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向上

http://s4/mw690/002CnlCzzy6Uf8CjlnB93&690(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TITLE="三门峡 (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

http://s6/mw690/002CnlCzzy6Uf8yOYJv45&690(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TITLE="三门峡 (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

http://s15/mw690/002CnlCzzy6Uf8CB66Wbe&690(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TITLE="三门峡 (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

http://s7/mw690/002CnlCzzy6Uf8K2850e6&690(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TITLE="三门峡 (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

http://s8/bmiddle/002CnlCzzy6Uf8MTBTF17&690(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TITLE="三门峡 (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

http://s1/mw690/002CnlCzzy6Uf8QguPK80&690(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TITLE="三门峡 (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
 三门峡城市文化公园南岸的希望之星广场作为文化公园的核心区域,依照远古文化典故作的红砂岩雕塑,通过女娲补天、黄帝铸鼎、夸父逐日和大禹治水等典故,展现华夏5000年前的灿烂文明。大型历史文化浮雕墙总面积1000平米

http://s16/mw690/002CnlCzzy6Uf8Yvs6j7f&690(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TITLE="三门峡 (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
http://s9/mw690/002CnlCzzy6Uf90jACcd8&690(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TITLE="三门峡 (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



http://s5/mw690/002CnlCzzy6Uf94Vy5K04&690(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TITLE="三门峡 (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

http://s9/mw690/002CnlCzzy6Uf91ETos38&690(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TITLE="三门峡 (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

http://s10/mw690/002CnlCzzy6Uf91Ii2R49&690(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TITLE="三门峡 (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

http://s5/mw690/002CnlCzzy6Uf949dnm74&690(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TITLE="三门峡 (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
http://s11/mw690/002CnlCzzy6Uf97kLwefa&690(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TITLE="三门峡 (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

http://s2/mw690/002CnlCzzy6Uf97pjj331&690(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TITLE="三门峡 (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

http://s13/mw690/002CnlCzzy6Uf97ERdyec&690(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TITLE="三门峡 (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
http://s12/mw690/002CnlCzzy6Uf99FG55cb&690(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TITLE="三门峡 (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

http://s5/mw690/002CnlCzzy6Uf9fu4Beb4&690(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TITLE="三门峡 (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
http://s7/mw690/002CnlCzzy6Uf9ilwjQ66&690(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TITLE="三门峡 (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

http://s5/mw690/002CnlCzzy6Uf9ivute54&690(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TITLE="三门峡 (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
http://s1/mw690/002CnlCzzy6Uf9kEIaAe0&690(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TITLE="三门峡 (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

http://s15/mw690/002CnlCzzy6Uf9kYJhY0e&690(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TITLE="三门峡 (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

http://s11/mw690/002CnlCzzy6Uf9ld5Uu4a&690(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TITLE="三门峡 (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

http://s8/mw690/002CnlCzzy6Uf9ltxtla7&690(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TITLE="三门峡 (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

http://s11/mw690/002CnlCzzy6Uf9lJviG8a&690(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TITLE="三门峡 (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

http://s5/mw690/002CnlCzzy6Uf9qJzecd4&690(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TITLE="三门峡 (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

http://s15/mw690/002CnlCzzy6Uf9mOxtk0e&690(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TITLE="三门峡 (五)国际文博城和历史文化浮雕墙" />

我一直骄傲于中原文化,因为中原文化在整个中华文明体系中具有发端和母体的地位,河南,是中国一个了不起的文化大省,无论是口头相传的史前文明,还是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文明肇造,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从“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三皇五帝”、“河图洛书”等神话传说,到对早期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的考古发掘,河南省有大量遗址遗物。夏、商、周三代,被视为中华文明的根源,同样发端于河南。作为东方文明轴心时代标志的儒道墨法等诸子思想,也正是在研究总结三代文明的基础上而生成于河南的。(网摘)

 

我更愿相信那些神话传说,是在文字尚未发明的时代,人们利用口耳相传的方式对历史做的真实纪录,而不仅仅是神话,或传说。

 

 

下篇:三门峡 (六)虢国公园植物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