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善制恶

(2011-12-06 19:56:35)
标签:

文化

周公

流言

感悟

善恶

分类: 散文杂碎

 

               ——读《周公恐惧流言日》一点感悟

 

 流言亘古以来具有的杀伤力和破坏力,似乎没有人怀疑,上到圣人,下到平民,恐惧者甚多,痛恨者甚多。尤其是当流言涉及到自己时,那切齿的恨油然而升,不知从何处着手应对的愤懑情绪更为激烈。

 流言的无处不在,无孔不入,似乎令人们束手无策,防不胜防。

 其实,任何一件事情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流言亦不例外。它的出现,也许是一种考验,一种认识,一个警告,一个澄清。从成王两次受流言蛊惑的过程不难看出,周公经受住了考验;成王学会了重新认识;传言者受到了警告;事实得到了澄清。流言在某一时期某一人群某一事件中出现,必定是为了告诫一批人,考验一批人,重新认识一批人。因此,从另一面看流言,也未必是坏事。

 自古以来流言动不了怀有大善之心的人。

 因为他的善,他真诚的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流言在他面前无计可施。

 因为他的善,他宽容的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流言在他面前心虚气短。

 因为他的善,他能忍受别人不能忍的屈辱和误会,面对他的坦然,他的胸怀,他的境界,流言哪还有容身之地。

 善不是软弱,不是无原则的退让。以善制恶同于以柔克刚。

 一位在寺院学习的学生偷窃,被当场捉住。其他学生都很愤慨,要求讲学的禅师把偷窃学生逐出寺院,以便他们安心修道,但禅师未予理会。

 不久,那个学生再次偷窃,不幸又当场被捉,其他学生再度请求禅师驱逐那个学生,禅师仍不理会。其他学生都很愤慨,他们一起签名写了陈情书,向禅师表示:如果不立刻将偷窃的人开除,他们就要集体离开。

 禅师读了陈情书,把学生全部招来,也包括犯了偷窃的学生,他对大家说:“你们都是有智慧的师兄,你们都已经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不对,只要你们高兴,到任何地方去参学都可以,但是这位兄弟甚至连是非都分不清楚,如果我不教他,谁来教他呢?我要把他留在这里,即使你们全都离开也是一样。”

 当禅师说完的时候,偷窃的学生忍不住流泪,自己做了一次洗心革面的净化,从此偷窃的行为烟消云散。

 其他的学生,也为禅师的教化深受感动。

 如果没有禅师的善心教化,其结果会如何?

 ——周公祈天请求自代武王疾病,以保武王完成受命天庭,普济天下的使命。

 ——周公剪下自己的指甲沉入河中,以保幼小的成王无病,把冒犯神的罪过揽到自己身上。

 这两件事体现了周公的大善之心;也正是周公的大善之心被成王无意得知,而改变了他听信传言怀疑周公的恶念。

 可见,善能改变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以善制恶,其善的力量非其他武力能比。

 以善制恶,其善的结果亦非任何强硬手段可得。

 我知道靠一个人的能力改变不了属于大众的外部世界;我还知道一个人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改变自己个体的内心世界。一个人只要内心里自在盎然、生趣勃勃、无是无非,外来的事物还能烦扰他吗?

 流言自心生。恶念是流言生存的土壤;善念是流言止息的净地。人们抱着一颗纯净的善心去对待一切事物,流言亘古不变的历史就会改变。

 

 

                                         2003年5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