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当天气预报说强台风可能会袭击广州,我会提前买回各种食物储备好,看着满满的冰箱心里就很踏实——心想就算狂风暴雨一两天不方便出门,我也不会饿着。其实人体也同样有自己的“储备”,生病拉肚子时肠道里的水分和电解质会随着大便流失,就像家里冰箱里的食物被消耗掉了一样,如果冰箱空了又没有及时补充的话就有可能饿肚子。
当人体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过多时会造成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小朋友由于自身的生理特点,拉肚子时比成人更容易发生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也就是说小朋友的“冰箱”小,肚子更不经饿,储备告急后更容易出状况。所以儿科治疗腹泻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就是预防孩子发展到脱水状态,也就是说在宝宝拉肚子丢失水分和电解质时一定要及时补充。
腹泻时补充水分电解质的手段主要有两种:口服补液和静脉补液。它们各有特点:口服补液与静脉补液相比,补充的速度会慢一些,但更安全、更方便,小朋友也可以免受扎针的痛苦;静脉补液则能在短时间内将液体迅速输入体内,是挽救病情危重孩子生命的重要手段。
不同的补充手段适用于不同情况。口服补液适用于病情比较轻的孩子,即用于预防脱水、轻中度脱水且无频繁呕吐的情况。而严重脱水的孩子常常会有这些表现:整个人看起来干巴巴的——皮肤弹性很差、嘴唇干干的、眼睛明显凹陷下去,一点儿也不水灵;同时还伴有尿量明显减少,精神变得萎靡或者非常烦躁,即使不发烧的情况下手脚也是又湿又冷等等。在重度脱水或者呕吐频繁孩子不能有效进食的情况下,就需要依靠静脉补液来治疗了。
好比虽然家里冰箱里已经没多少吃的了,不过我还不是很饿,那我们完全可以悠哉悠哉地去超市采购一通,然后再回家花时间精心烹饪一道自己喜欢的菜肴再慢慢享受。这就是口服补液。
而假设有一位“宅先生”,他死宅在家闭门不出打游戏已经好几天了,冰箱空空如也,他自己也已经好几顿没吃饭饿得头晕眼花。这时让他花时间出门买菜再回来慢慢自己做饭能行吗?肯定不行,要是真让他去,没准儿还没把菜买回来,我们这位“宅先生”就先饿晕倒在路上了。所以这时最好的办法恐怕是打电话叫最近最快的外卖,赶紧弄点吃的把肚子填饱再说。这就是静脉补液。
当然,在“宅先生”叫了外卖把肚子填饱精力恢复后,这时我们就可以让他出门买菜做饭了。同样,静脉补液帮腹泻严重的孩子渡过难关后,我们就可以改用口服补液,直到孩子完全恢复。
幸运的是,像“宅先生”这样的恶劣情况并不太多。对于那些一般情况良好、能自己喝东西的腹泻孩子,我们首先推荐通过喝口服补液盐溶液来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不要过分依赖输液。
WHO的资料显示,通过口服补液的方法能够安全有效地治疗大约90%的急性腹泻,而不需要静脉输液。美国儿科学会则指出:对轻中度脱水的孩子而言,口服补液和静脉补液的效果相当,口服补液是首选的补液措施。
口服补液盐溶液配好以后不需要一次性全部喝完,应该分次让孩子自由饮用,期间如果孩子表示要喝白开水也不应限制。每隔几分钟或者十几分钟就让孩子喝几口,这样效果最好。
喝的量应该根据孩子的意愿、大便的多少及饮食情况来估计,拉的多就应该多补些,拉的少就可以少喝点。补充到位的标志是孩子的尿量变得和平时差不多。
“腹泻,吊针打还是不打?”这个问题现在不纠结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