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打碎水银温度计后的正确处理

(2014-12-25 08:57:53)
标签:

杂谈

水银(汞)排在元素周期表第80位,是白色闪亮的重质液体,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酸也不溶于碱,在常温下即可蒸发。水银在炼金术中与硫磺、盐共称炼金术神圣三元素。古代的一些皇帝,以此炼制仙丹,想长生不老,却落得个中毒而死的结局,像明成祖朱棣、清世宗胤祯就是因为吃仙丹中毒而亡。

水银泄露到环境中会持续危害水、空气和土壤,也可富集在食物链中,并最终危害人类健康。所以水银泄露后进行正确的处理,是保护自己、保护环境、造福子孙的事。

http://ww2/large/8f026f6agw1enln4rltjbj208j05m0t2.jpg

很多人不知道打碎水银温度计后,散落出来的水银需要进行特殊处理才能做到无害。

我们整理了相关资料,为大家奉上“水银散落无害化处理流程”,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水银散落无害化处理流程

第一步:保护自己

关掉室内所有加热装置,打开窗户通风。

(水银易蒸发,汞蒸气和汞的化合物多有慢性剧毒,口服、吸入或接触后可以导致脑和肝损伤等损害。尽管汞沸点很高,但在室内温度下饱和的汞蒸气可达到中毒剂量的数倍。)

    开始清扫前请戴好手套。

第二步:捡起碎片

    小心捡起玻璃碎片等尖锐物质,将碎片放在纸巾上,叠好纸巾并将其放入袋子里密封好。对于那些细小难以捡起的碎片可以使用透明胶带来粘附。

第三步:三种科学方法来收集散落的水银珠

    1、用刮刀或硬纸板

    清扫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水银珠滚得到处都是。可以拿一个手电筒,在黑暗的屋子里拿着它与地面保持低角度,这样容易找到那些可能粘在地面或者墙缝上的水银珠。

   ( 注意:水银珠可以在地面上滚得很远,所以一定要对整个房间进行全面搜索。)

    2、用橡皮吸管

    用橡皮吸管慢慢地,小心地将水银珠吸起来,然后挤到湿纸巾上。

    3、用剃须膏做最后的清扫

    在您清除较大的水银珠后,把剃须膏涂在小油漆刷上,轻轻地“点”在被水银污染的区域可以收集那些肉眼难以看清的水银珠。

警告!下面三种做法是错误的,不要这样做:

    切勿使用吸尘器清理水银,吸尘器的真空会把水银散布到空气中,反而增加暴露的风险。

切勿使用扫帚清理水银。这会把水银弄成更小的液滴并将其播散。

不要用棉签沾水银。由于水银内聚力非常大,用棉签不能沾起水银。

第四步:包装好送到相关部门

    将收集起来的水银珠、湿纸巾、油漆刷、胶带等统统装进带有拉链的袋子并封闭(被污染的手套也别忘了哟)。

    做好标记,将其送至当地卫生或消防部门做妥善处理。

警告!请不要这样做:

切勿将水银倒入下水道。水银可以存积在管道中堵塞管道,如果顺水排出则可引起化粪池或污水处理厂的污染。

    切勿将已与水银直接接触的衣物等放入洗衣机中清洗,因为这可能污染机器和水。

    “直接接触”的意思是,水银珠直接洒在衣服上,例如,打破水银温度计,那些水银珠直接落在您的衣物上。

    如果你的鞋子可能与汞污染,不要到处走动,这可能将水银四处播散。

    已经直接接触到水银的衣物和鞋子,不能够再使用,而应该和收集妥当的水银珠等一起妥善包装并标记并送往当地卫生或消防部门处理。

第五步:保持通风、避免接触

    当你清理完毕后,记住要保持通风良好至少24小时(即打开窗户和风扇)。

    24小时内让宠物和孩子避免接触受污染的区域。

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硫粉可做清理水银的备选方案:

    市售的硫粉(硫黄)可以用于吸收非常小的水银珠。

1、硫粉的好处:

    1)使汞更容易地看到,黄色的硫粉可能转变为褐色。

    2)它可以结合汞,硫和汞反应能生成不易溶于水的硫化汞,危害会大大降低。

2、从何处获得销售的硫粉?

    从实验室购买;

    化学品供应商;

    有害物质反应的供应商;

    汞溢出清理工具包中也可以找到相应吸附剂。

警告!使用硫粉时请注意:

    硫粉可能会将织物染为深色。

    使用硫粉要小心避免吸入粉尘。

    此外,用户使用前要阅读并了解产品信息。

 

我们查询回收水银的机构,可惜未找到相关的公司或者部门。如有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可以回收水银进行处理的,请告诉我们。让我们共同为环保出一份力。

 

最后,我们一起来读一首白居首的诗:

《思归》

退之服硫黄,一病讫不痊。微之炼秋石,未老身溘然。

杜子得丹诀,终日断腥膻。崔君夸药力,经冬不衣棉。

退之指韩愈、微之指元稹、杜子指杜牧、崔君指崔元亮,都是学富五车的名家。他们才高八斗,却不懂科学,仿效朝廷吃仙丹,或疾或暴夭,走上不归路。

 

参考资料

UnitedStatesEnvironmental Proctection Agency(美国环境保护署 ): Mercury Releases andSpills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