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师大人文学院博士 金山卫人朱珐

(2013-08-25 17:52:32)

http://s5/mw690/8f01f9d6gx6C8jFpWv2d4&690金山卫人朱珐" TITLE="上师大人文学院博士 金山卫人朱珐" />

朱琺,1977年生人,網名「馬達+絲+狐猴」。文學博士,高校教師。

 

经典变形记中的隐秘梁山

 

       上海师范大学  朱珐

 

在通往《雪夜梁山》结尾的中途,我感到迷惑。阅读陈润华的小说,我经常需要调整姿态,从并不十分习惯的某个位置注视着在文字与段落之间缓慢行进的故事,我一再会发现自己已经走神,而浮想出很远,在文字中飘开去,然后赶紧收束回来,则会看见书中人物正在进行着相似的思考(心理活动)或者对话。

是的,翻开这部小说,一位读者需要改变即有的阅读习惯,他所见所得的,可能并不仅仅只是一个长篇故事——我们在这个急剧变化而又空前繁琐的世界中所累积起来的经验,使得当下那些长篇故事在时代面前常常黯然失色;我们的期待视野被各种电影和社会新闻惯坏了,相形之下,长篇小说容易增加我们的审美疲劳。但《雪夜梁山》却可能是个例外。这个复杂而睿智的文本,首先可以从书名上体会再三:读者是将要(再)读一遍《水浒传》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相关传奇么?本文虽然围绕被陷害入狱的林冲(在书中他的名字叫周冲)展开,但场景、服饰、语言乃至整个世界,都不复是北宋末年或者元末明初的山东,书中没有好汉与叛逆,只有浪人与市民。而“雪夜梁山”这四个字其实已经呈现出作者的用心:在《水浒》原典中,梁山是雪夜在时间维度延展而去的某一方“空间”,那个梦想与激情的所在,也就是说,雪夜与梁山并不是此时此地,而是此时彼岸;将雪夜与梁山列在一起,由此可见作者对原著隐秘的拨弄。

类似的巧思俯拾皆是:作品自一个叫“草料场”的高档公寓小区徐徐开卷,“场”本来就是对区域的界定。在原典中,草料场(及山神庙)乃是一处荒疎的所在,一片火场,那还未上梁山的好汉林冲,藉着酒劲、佐以牛肉,不期而遇的复仇让他的生命舒展开来,堪堪与漫天白雪中寂静沉默的天地相俦;而在这篇小说里,这却被用作官僚栖居的公寓之名,高俅的住处。——草料场公寓就是社会,就是如今的世界,——诗歌、小说、戏剧,总体上透明而复杂的隐喻性寓言,细节的精妙和呼应,细微处的架床迭屋,以及前文所揭的隐秘篡改,大概都是要提醒读者,这里存在着有意为之的文化误解与忽略,经典故事的符码被搬运重组成一个新文本,这个新文本势必是一部变形记:它并不是要象《尤利西斯》那般,要以英雄颂歌的神话型式叙写卑微琐碎的现代生活,从而在反讽中呈现出人性的存在状态;而是对文学经验的结构性再现。林冲在陈润华的小说中易名为周冲,亦可以约略窥见这种用心:一个在山野的林莽中纵横冲锋的人物,投生到人海茫茫的都市中,象文学经典中既有的小人物那样,被熙熙攘攘的周遭人群包围着,绝望地企图冲将出去。

这部作品中挣扎的暧昧、变形的绝望与模糊的逻辑,可以解释为什么我在前文说到读者须在阅读中改变姿态、调整习惯:我们不必去挂碍市长与部长们何以住在公寓区里的别墅中,司阍、罪犯与警察何以都是深思好学的哲人,浪人与市民们何以有那么多歌谣和戏剧……与其用世俗生活的经验来考虑这部含意隽永的作品,不若顺着积年以来观摹文学经典的游览线路,藉此我们可以在《雪夜梁山》中辨认出通往但丁、卡夫卡等不朽所在的小径:那里是陈润华笔下的隐秘梁山么?

 

朱珐,文学评论家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bccb730100msqh.html

用身体丈量旅程

档案

  朱珐,男,上海金山人,任教于上海师范大学。三次徒步,将生命中的三个地点连缀起来:金山卫镇、上海师范大学、扬州大学。



朱珐小时候就崇拜探险家,他们的文字是朱珐的启蒙读物之一。而徒步过程中的异域与田野(field)是马可·波罗和一千零一夜的延伸。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477566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