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 (二年级)
(2011-10-09 15:55:40)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研平台 |
丰泽区第五中心
|
共享教案: |
调整与思考 |
||||||||||||||||||||||||||||||
|
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 课题:分桃子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体会“同样多”“一样多”“平均分”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独立思考去发现、经历多种分法的操作过程。
3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的意识和成就感。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会将物体平均分。 教学难点:发现、经历多种分法的操作过程。 教学准备:挂图、每人20个圆片或者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谈话:一天,猴哥哥和猴弟弟一起到山上摘桃子,俩人合作摘了8个桃子,回来后,开始分桃子。 2.板书课题 二、问题探究 1.同学们帮他们想一想,8个桃子分给两只小猴,每只小猴吃几个好呢?(猴哥哥吃几个?猴弟弟吃几个?)
2.磁性黑板并贴上8个桃子图片。 3.评价:同学们的分法都有道理,日常生活中我们分东西时常会碰到分得一样多和不一样多的事物。刚才分的这几种方法,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最公平呢? 板书:同样多 4.请学生分小棒,老师巡视,指导。 5.出示“小猫分鱼”,要求分得同样多, 6.出示小狗分骨头,老师相机指导,平均分=分的同样多. 三、体验感悟 1、师问: 一个奥运会标志须要几个圆环。这些圆环可以拼几个五环。 2、师出示 8本本子奖给近阶段表现好的同学4位,第二次9本本子奖给上课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的同学(4名)请全班同学帮老师想想平均每人可以分几本?还剩几本? 针对(2)题,问:剩下的1本还能不能再分? 四、实践应用
1.教材第33页试一试第5题,飞走了一半后,还剩几只? 2.下课后,请同学们细心观察,找一找生活中平均分的事物,和你的家人,朋友说一说 五、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分桃子 一样多、同样多、平均分 1.8个桃子分给2个猴子,每个猴子分(4)个桃子 2.每只小猫分到(3)条鱼 3.每只小狗分到(6)根骨头 课题:分苹果 教学目标: 1
2 《1》明确两次苹果的不同要求。一是把几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几个苹果;2是每个盘子里放2个苹果,可以放几盘 《2》通过动手分一分,使学生体会等分的不同方法
3 教学重点:进一步领会等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提高自己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挂图、20个圆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谈话:淘气家里来客人啦,妈妈拿出了一些苹果招待客人,要淘气把苹果分一分. 2.板书 二、问题探究 1.出示12个苹果图片和4个盘子图片贴在磁力板上。 2.问:看到了什么,能帮淘气分一分吗? 3.老师收走盘子,问:现在没有盘子了,还可以怎样把这些苹果平均分呢? A老师巡视,指导。
B老师边听汇报边板书: 三、体验感悟 尝试第1题
你还发现了什么? 四、实践应用
试一试第4题 2.还可以怎样排? 五、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分苹果 平均每个盘子放3个 每个盘子里放2个,可以放6个盘子 课题:分糖果 教学目标:
1 <1>在具体环境中体会除法的含义 <2>经过与小组同学交流自己分糖果的过程,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 <1>能用语言表述自己分东西的过程 <2>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体验分法的多样性 3 《1》乐于动手参与分东西的数学活动 《2》能与小组同学合作愉快 教学重点:体会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黄豆一杯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一、参加生日聚会,唤起“主角”的意识。 一上课,我就问学生:“小朋友,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吗?” 然后,我很神秘的告诉他们:“今天呀,是老师的生日!”接着说:“我买了很多好吃的东西,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参加我的生日Party,好不好?” 等他们稍微安静,我就为难地说:“可是老师今天太忙了,你们能不能帮帮老师?老师想摆六桌,你们能不能帮我把这些好吃的东西(同时在电视上出现这些小吃的数量:柑桔42个、果冻34个、花生95颗、糖果100颗、板栗49个、饼干72块)都平均分成6份?”出示课题“分食品” 接着,我让他们小组自由选择想帮老师分的东西,小组长到讲台前领取要分的物品。 二、问题探究 1、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该如何将手中的物品平均分成6份,然后请一个小朋友来分,小组长做好记录,看哪一组分得又好,又快。 学生开始小组讨论,然后进行分一分。分完后,进行全班交流. 2、全班交流 让各个小组长汇报小组分的情况,并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分。要鼓励学生分法的多样化,并评价哪个小组做的较好。 三、体验感悟 讲述:大家都留意到了每张桌子上都摆了黄豆,是不是有点奇怪吧?我们老家有个习俗是:要在生日那天吃黄豆。所以我为大家准备了黄豆。在吃黄豆之前,我拿黄豆来跟大家玩个游戏,好吗? 玩游戏之前,跟学生讲清楚游戏规则:小组内派个小朋友抓一把黄豆,然后拿这一把黄豆来分,如果能平均分成2份,得2分;如果还能分成3份,再得3分;如果还能平均分成4份,再得4分;一直分下去,能分成几份,就再得几分;看哪一组得分最高。 学生开始活动。完成后根据出来分数,判断哪一组获胜,然后给获胜组奖励。 四、实践应用 五、小结 讲述:在老师的生日Party上,玩的开心吗? 然后引导学生自己总结:今天学到了什么?是怎样学到的?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分糖果
课题:分香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 《2》了解除法算式的读法以及各部分名称 2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在具体环境中建立除法算式鱼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并加深体会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的具体过程。 教学重点: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了解除法算式的读法以及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在具体环境中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算式之间的联系,并加深体会。 教学准备: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 你们知道小猴子喜欢吃什么吗?出示智慧老人画面以及挂图 谁能把这幅图意说给大家听. 2.板书 二、问题探究 1、通过看图,同学们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把12个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多少? 同学用小棒代表香蕉分一分. 2、谈话:把12根香蕉分成2份,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除法的运算符号是÷读作:除以 (把12分成2份怎样列式?为什么等于6? 如果把12平均分3份能用除法表示吗?) 3、讲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三、体验感悟 出示18根小棒图片,让学生自己分一分,用除法算式表示 组织学生汇报,并说出算式表示的意义 四、实践应用 完成练习二1,2,3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五、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分香蕉
12÷2=6(根)
12 课题:飞行表演 教学目标: 1 2 3 4 教学重点:体会乘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行列排列的图片若干 教学准备: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二、问题探究 1 摆一摆。
1 每行排6架,排3行,一共有18架。 一共有18架飞机,每行排6架,可以排3行。 一共有18架飞机,排成3行,平均每行有6架。
2 3× 3找一找。三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
4 三、体验感悟 把这些飞机4架4 架地排,结果怎样呢?
1
2 展示不同的表示方法。统一表示的方法。 18 读作:18除以4商4余2。
3 有18架飞机,4架一组,可心编成4组,还多2架 四、实践应用 试一试 把32页34页的问题用除法算式表示、订正 完成练习3、4、5 五、小结 引导学生从“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和“情感的体验”等方面总结与交流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飞行表演 3×5=15(架) 15÷3=5(架) 15÷5=3(组) 15÷6=2(组)……3(架) 课题:练习二 教学目标:
1 (1)能在活动中正确体会理解除法的含义。 (2)提高在实际情境中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 2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能在活动中正确体会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提高在实际情境中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分一分、填一填 书P40第1、2题。
1
2
3 书P40第3、4、5题
1
2
3 4、集体交流、汇报:
为什么这样列式,是怎么分的?
二、 学生根据书中三幅图的意思,编数学故事。 先让学生说一说故事的情节,在解决除法问题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小组活动:看算式编故事 1、让学生看算式,再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编故事。进一步沟通学生的生活经验与除法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除法问题。 2组内交流; 3、集体汇报。 四、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练习二
课题:小熊开店 教学目标:
1 (1)、初步体会除法运算与生活世纪的密切关系. (2)、学会用2到5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感受用乘法解决除法的简便性. (1)、体会乘法,除法的互逆关系. (2 )、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建立“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拓展对“除法意义”的理解,认识和运用的空间. 教学准备:教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师: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鞭炮的声音。 师:对了,爱睡觉的小熊今天起的特别早,原来阿!小熊开的店今天开张了, 它的好朋友小猴和小虎也来为他的新店开张来祝贺了。你们想不想去看看?想。那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好不好? 出示主题图,板书:小熊开店 小熊请我们进去了,我们来看看小型的店里有些什么东西?那位小朋友跟大家说说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看看你都收到了那些数学信息?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二、问题探究 小猴想买4辆坦克送给它的表姐、表哥、好朋友和它自己,可是小猴总也算不出他要付多少钱。这下可把小熊给难住了,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助小熊吗? 1、算一算:买4辆坦克要多少钱?
1)独立思考 2)独立列式 3)交流汇报 4)汇报:4×5=20(元)或5×4=20 2、20元可以买多少辆坦克?
1)独立思考 2)独立列式 3)交流汇报 4)汇报:20÷5=4 3、深入探讨:20÷5还可以怎样计算呢? 独立思考,个人汇报 小猴,小狗都买到了坦克,他们可高兴了,你们高兴吗?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了,在4*5=? 20/4=5 中你发现了什么? 三、体验感悟 1、老师的问题 现在老师有个问题,要靠靠大家,我有12元钱,如果要买铅笔盒,可以买多少个?买皮球呢? 1)独立思考,列式计算 3)将答案写到书上 4)解决“买什么东西,正好用完24元?” 引导学生说自己的想法 2、学生的问题 四、实践应用 1、试一试(提醒大家边想口诀边计算) 1)独立尝试 2、练一连 1)小鸟回家 出示该题图片,引导学生读懂图意,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并订正。 出示该题图片,引导学生读懂图意,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并订正。说说所用的口诀 出示该题图片,引导学生读懂图意,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并订正。比比看,那个队做得快!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小熊开店
4×5=20(元)或5×4=20
20÷5=4 课题:运动会 教学目标:
1 <1> 使学生体会乘法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 运用表内乘除法解决图中问题 2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意,尝试运用所学过的表内乘除法的知识解决图中问题。 <2>通过小组交流想法,巩固前几节课学过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合作中掌握知识,培养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提出并解决相关的乘法、除法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选择有效信息提出并解决有价值问题;在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中体会乘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准备:教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同学们还记得咱们学校开运动会的情境吗?你在运动会中参加了哪些项目的比赛?你还看到了哪些项目的比赛?在运动会的赛场上你的感受是什么? 二、问题探究 1、仔细观察主题图,你得到哪些数学信息?明白了什么? 2、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3、集体说一说。 4、独立列式完成各问题。 5、核对。 三、体验感悟 1、回顾反思:乘除法的关系。 2、练习。 3、独立审题,看懂图意。 4、同桌相互说一说。 四、实践应用 1、基本练习。 (1)出示“练一练”中的第1、2题。 (2)学生读懂题意后独立完成。 (3)集体交流与订正。 2、提高练习 (1)出示“练一练”中的第3题的第(1)题。 A.读题 B.策略引导:要求几只小鸟12条腿,先要想到“1只小鸟2条腿”。 12里面有几个2,就是几只小鸟,用除法算。 C.学生列式解答与交流订正。 3.综合开放题练习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运动会 赛跑:24÷4=6(组) 跳远:21÷3=7(人)
跳绳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