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楷书结构的基本特点(一)

(2011-11-01 20:07:18)
标签:

文化

分类: 资料

   中国汉字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其字体不一样,其结构特点也不一样。篆书多呈圆形对称,取纵势以长结构为主;隶书波磔分展,取横势以扁结构为主;楷书正直平满,取方势以方形结构为主。楷书结构的基本特点是:中宫紧收,四面势全,上密(中紧)下疏,少数横竖撇捺笔画适度伸张。不同的楷书字体各有不同特点。沙孟海先生将北碑楷书,分为平画宽结(如《郑文公碑》)和斜画紧结(如《始平公造像》)两大类,称唐碑褚、颜近于平画宽结,欧、柳近于斜画紧结。这里所讲的平画宽结斜画紧结是从不同楷书用笔和结体的不同特点来进行分类的。平画宽结用笔较平直,结体较宽松。斜画紧结其用笔倾斜的角度稍大一点,结体紧凑一些。,只是相对而言。其实各种楷体中的横画都是不平的,都向左倾斜,只不过倾斜的程度不同。

    楷书结构的分类及其特点、书写要求和结字方式
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称汉字为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根据结构特点楷书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两大类。象形字和指事字为独体字,其余为合体字。合体字分为四类:纵向组合的上下结构和上中下结构;横向组合的左右结构和左中右结构;内外结构的全包围结构和半包围结构;多偏旁多构字单位组合的繁杂结构。各种结构的字均有自己独特的结构特点、书写要求和结字方式。现分述如下:
   
独体结构的字由笔画组合而成,它不带偏旁部首,笔画拆开则成没有意义的字。这类字虽字数不多,但作用不可低估,它不仅可以单独使用,更重要的是把它用作偏旁部首,与构字单位组合成合体字,成为构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习字者通过对独体字的临习,掌握结字的基本原则和规律,在写好独体字的基础上,再进行合体字的书写训练,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独体字的特点是笔画少空白多,笔画长短适宜,疏密匀称,斜度适当,变化参差,错落有致,点画呼应,笔意相连,气韵生动,形成结构紧凑、重心平稳的整体。书写时若能很好地体现这些特点,写出来的字就能站得住,立得稳。
   独体字的书写要领是:均衡匀称,重心平稳,疏密适当,斜度相宜。
独体字的笔画少,初习字者往往觉得最难写,笔画轻重处理不恰当,长短疏密布局不合理,就会出现东倒西歪、重心不稳的现象。因此,进行独体字的书写训练时,首先要做到重心平稳。要想达到重心平稳的要求,整体上要做到均衡,局部上要做到匀称。均衡就是指字的重心必须使字的各个部分轻重适度,既不过重也不过轻,达到整体结构稳定的一种艺术效果。匀称就是指字的笔画长短、疏密布局合理,斜度适宜。要想更好地掌握独体字的书写要领必须遵循以下几条规律。
    1
.笔画较平直的字,处理好横与竖的伸缩关系。如:

三横并列者,处理的办法一般是下横长,上横次之,中横最短,如。并排竖画的处理是左竖短而细,右竖长而粗,如字四横的处理使其保持棱形的形态,上横最短,二横最长,三横次之,下横长于上横,比三横略短。
    2
.斜笔画多的字,要做到平稳,需找准重心。字的重心一般落在上点、撇捺(撇点)交叉、中竖和字底之勾。如:

的重心在上点,书写下部横折瞥捺时,要对准上点进行布局,否则就会出现重心不稳的现象。的重心就在撇捺(或撇点撇)交叉处,书写时要使交叉点对准上点(或撇的起笔处),横画居中。字的重心在中竖,书写时,竖勾要与上点对齐,其他笔画布局合理,此字就稳了。两字的重心就是字底之勾,书写时,勾与撇的起笔处(上两点)对齐,其他笔画也应以此为准,尽量写得左右匀称,不偏不倚。
   古人在论述独体字的结构有很多经验之谈。如:字身短者勿使之长,白、工、曰、四字身瘦长勿使其短,身、自、耳、贝体虽宜斜而字心必正,乃、力、戈、七疏者丰之,土、止、山、公
独体字的结字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立柱式:以中竖为主笔。如:

   2
.支架式:以撇、捺、勾组合为主笔。如:

   3.
对称式:以横、竖组合为主笔,左右基本对称。如:

   4.
托上式:下部笔画承托上部笔画。如:

   5.
包围式:内部紧密,左右均衡。如:

   6.
偏斜式:斜笔画多字势斜,但斜中求正。如:

   7.
穿插式:横竖、撇捺交叉,中宫紧。如:

   习字者若能按照上述书写方法、要领和结字方式,认真揣摸分析,找准每个字的重心,掌握每个字的结构特点,反复练习,就一定能把独体字写好。将独体字写好了,习练其它结构的字也就不难了。
  
汉字绝大多数是形声字,形声字大多是左右结构。由此可见,掌握左右结构的写法,对习字者显得更为重要。
左右结构的特点是:左敛右展,左损右补,左让右争。其书写要领是:左小右大上齐平,左大右小下齐平,笔画多者细而密,笔画少者粗而疏。
   1
左小右大上齐平是指书写左边笔画少而短,右边笔画多而长的字,应右边占的比例大,左右两部分的上部应齐平。古人称之为右占者不妨独丰让右者右伸左缩左旁小者齐其上。如:

左右笔画相同的字也应左小右大,左低右高,左缩右伸。如:

   2
左大右小下齐平是指书写左边笔画多,右边笔画少的字,应右让左,把左边写得宽大些,右边窄小些,左高右低,下面近乎齐平。古人称之为左占者无嫌偏大让左者左昂右低右旁小者齐其下。如:

若右边有竖画的则不齐下,竖画应略长于左边。如:

左右结构字的结字方式有:
1.相向式:好
2.向背式:孔
3.顺背式:比
4.相让式:红
5.并立式:竹
6.穿插式:处
7.错综式:睡
  
左中右结构是由三个部分自左至右横向排列组成,与左右结构同属于横向型结构。所以左右结构的书写要领同样适用于左中右结构。写好左中右结构的字,应坚持以下几条原则:
   1.
尽量把每部分写得窄长一些,保持方块字的形态。
   2.
三部分尽量做到穿插适当,力求紧凑,防止松散。
   3.
笔画多的部分所占比例宽大些,笔画少的部分占的比例窄小一些。
   4.
书写左中右结构的字时,中间部分要重心平稳,疏密匀称,体大偏上(指笔画多的部分),左右要均匀相称,向中间呈朝揖状。古人称之为三合者中间务正中间占者中独雄
以上四条原则带有普遍性,但对一些特殊字体则应灵活处理,怎样处理将在结字方式中讲述。
   左中右结构的结字方式,概括起来有以下两种:
   1
.并列式
  左偏旁加左右结构。
左边笔画少,中右笔画多的字,中右各约占五分之二。如:

左边笔画多的字,中右笔画少的字,左边约占二分之一,中右约占二分之一。如:

中间笔画多的字,则中间所占比例大,约占五分之二。如:

  左(右)偏旁加并立结构。
   左边大而高,中右矮。如:

   左中右三部分笔画差不多的字,所占比例基本均衡,自左至右逐一加大加高。如:

  左偏旁加上下结构的字,左矮小右高大。如:

   2
.镶嵌式
  同偏旁中嵌入一构字单位,中间部分窄小偏上,左右部分宽大舒展。如:

  一字中间嵌入一构字单位,一般中间部分体大偏上。如:

  
上下结构由上、下两部分相叠而成,其书写要领是:平稳重心,上下协调,左右对称,上收下放。要达到这些要求,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
.必须找准重心。如何找准重心,在独体结构中已经作过说明。就是在字的上点或撇捺交汇处,中竖和字底之勾。如字的上点,字的撇捺交汇处,字的中竖,字的竖勾等均为字的重心。
   2
.处理好上下两部分的关系。蔡邕曾论述过: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陈铎也曾说过:冖、宀等字须令覆下,走、辶等字皆须承上。这些论述对我们书写上下结构的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把握。
  横画多,竖画少,则横细密长短不一,竖粗疏宜短。如:

  上下笔画的多少、长短差不多,横竖笔画较多的字,则上下平分,稍有变化,呈梯形结构。古人称之为:二段者上下平分微加侥减。如:

  上部系左右结构笔画多,下部笔画少的字,则上细而宽,下粗而窄。古人称之为上占地步者听其宽。:

  上部笔画少,下部笔画多的字则上小而紧,下大而疏。古人称之为下占地步者听其宽。如:

  上下重叠结构的字则上缩下展,中横中竖共用。如:

堆垒结构的字,则上略大而居中,下左略收而下右略放。 如:品
中间有一横画的字,其横画长,上下笔画紧缩。如:

上下结构的结字方式有以下几种:
1.天覆式:守
2.地载式:皇
3.堆垒式:众
4.底托式:志
5.奖杯式:背
6.镶嵌式:吞
7.横担式:卉
8.支架式:圣
9.错综式:擎
   
上中下结构是由上中下三部分,自上而下成纵向排列组合而成的字,与上下结构同属于纵势结构,故上下结构的书写要领同样适用于上中下结构。书写上中下结构的字应坚持以下几条原则:
   1
.尽量把每一部分写得扁一些,横撇捺外展,竖画短而内缩,以防过分窄长。
   2
.三部分排叠紧凑,中心对齐,左右均衡,浑然一体。
   3
.上中下三部分宽窄适当,穿插相宜,中间略紧。
上中下结构分上中下相等和上中下不等两大类:
   1
.上中下相等:三部分各约占三分之一,书写时上下部略宽,中间部分略窄短,主笔突出,停当均匀。古人称三联者头尾伸缩间仍要停匀。如:

   2
.上中下不等分为中高上下矮,中矮上下高,上矮中下高,下矮中上高、上高中下矮和下高中上矮等六种形态。
  中高上下矮:中间笔画多者伸张,上下笔画少者收缩。如:

  中矮上下高:中间笔画少者矮宽,上下笔画多者高窄,古人称:上下占者中小。如:

  上矮中下高:字头笔画少者形扁,中下笔画多者形高。如:

  下矮中上高:下部笔画少者矮,中上笔画多者高。如:

  上高中下矮:上部笔画多者高,中下部笔画少者矮。如:

  下高中上矮:下部笔画多者高,中上笔画少者矮。如:

  
包围结构是内外组合的结构形式,其字心被两面以上的外框所包围。它可分为全包围结构和半包围结构两类。半包围又可分为上包下、下包上、左包右、左上包、左下包、右包左和右上包等七种结构形态。
   1
.全包围
写好全包围结构的字,关键是写好外框,外框决定字的大小、方正。书写时应较其它字稍小一点,如果写得同样大,则显得比别的字大一些。外框一般取梯形结构,两竖呈相向之势,左轻而稍短,右重而稍长。外框的形状大小因字心的笔画多少而定,字心上紧下松。全包围结构的书写口诀是:先进去后关门,即写好竖画和横折(也称上框)后,先写字心再写下面一横。
全包围结构的形状可分为长梯形、长方形、倒梯形和四方形等四种类型。
  长梯形:字心的笔画较复杂,外框高而大。如:

  长方形:字心的笔画较少而单调,外框小呈长方形。如:

  倒梯形:字心笔画少,外框呈倒梯形。如:

  正方形:字心笔画较少,外框呈正方形。如:

   2
.上包下
上包下结构分为同字框、门字框、顶戴框和风字框四种形状。上包下结构的笔顺是先外后里,即先写好外框(也称上框)后写字心。书写时,两竖是主笔,用笔要重,两竖的下部略向外展。
  同字框,左右两竖多相向,竖直,左竖稍矮细,右竖略高粗。
如:冈
  门字框的写法与同字框相类似。
如:闪
  顶戴框,即框的上部有其它构字单位。顶戴框结构的字, 字心笔画少,两竖下部略向里收。
如:向
  风字框,虽并非四方,但贵在字头写出方味,弧度要匀称精美,勾处宜仰抱,注意左右平衡。
如: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