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如何处理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2011-10-15 20:54:31)
标签:

转载

理论学习三:如何处理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预设”和“生成”这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融入到了我们的教学实践中。 预设”指的是教师课前的教学设计,是教学的起点,“生成”是在由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老师学生与教学资源等多种因素间,相互促进知识与能力、思维与习惯等建构的一个教学过程。“生成”需要“预设”来引导,“预设”是“生成”的前提条件。“预设”与“生成”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是低效的。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用智慧将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

那么做教师的究竟应该怎样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呢?

预设是根据课本对教学过程进行事先的设计与安排,重视的是课本。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两者具有互补性。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为此,要认真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一、以预设为基础,提高生成的质量与水平。

首先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具有走进去的深度和跳出来的勇气,这是课堂有价值的生成的前提;其次,教师还要不断的扩充知识面,查询与课本相关的知识并进行内化,使之变成对教学有用的东西。也就是源于教材,超越教材。教师还要全面了解班级学生的心理状况,深刻地了解学生学习的客观特律和基本过程,清晰地把握班级学生的知识经验背景和思维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点和兴奋点,从而能够较准确地洞察和把握学生学习活动和思维活动的走向。课前尽可能预计和考虑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可能性,减少低水平和可预知的“生成”,激发高水平和精彩的生成。

二、以生成为导向,提高预测的针对性、开放性和可变性。教是为学服务的,它意味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规律进行预设,想学生所想,备学生所想,从而使预设具有针对性。教师要确立生成的意识,要深入思考课堂教学的大方向、大环节和关键性内容,把握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和目标指向,为学生的自主活动提供必要的时间。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能拘泥于课前的预设,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设计作出有把握的调整、变更。

三、让预设与生成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预设与生成是对立统一的,但无论预设还是生成都要服务于有效的教学、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学生的健康发展。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