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讲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读完这本书,我才明白了苏东坡留下的人格力量有多么强大,他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书法家,艺术家,而且吃喝玩乐样样都行,他内心深处又有趣的灵魂,在千百年之后也震荡着渺小的我的心灵。
诗中说:“纵使寂寞沙洲冷,却仍然一笑作春温。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Part 01.
苏轼的诗词:人生如逆旅,我亦一行人.
苏轼的诗词是“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的调皮豁达,也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
深刻温暖,还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绵绵密密的思念;还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天色空濛雨亦奇”的西湖风景;又是“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的人生感悟。
生命如此绵长,苏轼在少年、青年、中年的诗词,豪放豁达;他说:“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默默前行;也说“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还说:“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的调皮与可爱,知性与温暖。
苏轼诗词之中的豁达,苏轼言语里面的快乐都让我体会生命的温暖,在迷途之中找到了勇往直前的道路。
Part 02.
苏轼的绘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苏轼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苏轼也在用黑白墨色的变化来表现枯木怪石的嶙峋,表现枯木向死而生的生机,表现石头的盎然,他在用植物表现自己生命的变化,表现自己的志向。
苏轼总是用质朴无华、沉默不语的石头,表达他生命的自在与充盈,用枯树的死亡来表现生机。这是宋朝绘画作品中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一种反向的、辩证的表达方式。就像他从“墨”中看到了“色”,从“无”中发现了“有”。
苏轼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石头和树木的结合,让我们看到了生命不同的绘画表达;苏轼还说,画得像不像不要紧,最重要的是绘画的意境表达,我想这就是宋朝的绘画方向。
Part 03.
苏轼的书法: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苏轼的《寒食帖》是行书
,1082年,当天下第三行书等待着苏轼来书写的时候,苏轼的手肘支在桌案上,随意地书写了,写错了字还用毛笔抿了抿,但这就是寒食帖。
“从宋朝开始,苏东坡首先最完美地将书法提升到了书写生命情绪和人生理念的层次,使书法不仅在使用和欣赏中具有悦目的价值,而且具有了与人生感悟同弦共振的意义,使书法本身在文字内容之外,不仅可以怡悦性情,而且成为了生命和思想外化之迹,实现了书法功能的又一次超越。”
苏轼说:“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苏轼说:“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苏轼说:“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苏轼书法的魅力,总是隔着千年的时光,让我体会到了生命的重量。
Part 04.
苏轼做官:夜阑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其实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人,不仅仅一肚子不合时宜,而且一肚皮的诗词歌赋,还有一肚子的黎民百姓。“夜阑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才是苏轼的生命情调,才是苏轼的人间词话。
除此之外,苏轼还是治水专家;从来没有一条道路的名字是以诗人命名,那条苏公堤,千百年之后还涤荡着我的灵魂;苏轼还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天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的美景让人心向往之,让人心旷神怡,让人情愫暗生。
苏轼被评为官方治水专家,疏通了西湖河道,他还为广州建立了历史上的城市水道疏通装置,让城市的建设更加完备;此外还建立了“安乐坊”,这是中国第一家公立医院。
他还在被贬海南的时候,培养了海南历史上第一位举人,让海南有了东坡帽、东坡路、东坡桥...他做官做的
开怀不已,做的积极认真。
Part 05.
苏轼的美食: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
苏轼说自己“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苏轼发明了“东坡肉”,因为吃不起牛羊肉发现了猪肉的美味;苏轼还在海南发现了“生蚝”的美味;苏轼还发现了荔枝的美味,苏轼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苏轼还说“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还说“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楼高满地芦芽短,最是橙黄橘绿时”
如果回到古代,我真的很想做苏轼的小跟班,因为苏轼吃喝玩乐样样都行,而且十分精通,我想这才是最好的人生状态,这才是生命。
Part 06.
苏轼的一生:希望我的一生,心态也能安然如常.
苏轼的一生,不像是屈原一样,把自己当作香草幽兰,只因政治蓝图无法运行,就带着自己的才华与抱负投身冰冷的江水,纵身一跃的刹那也保持着华美的身段与造型;他不会像魏晋名士那样,一副嬉皮士造型;也不会像诗仙李白那样“天子呼来不上船,”醉眼迷离爱谁谁,一旦不得志,随时可以挥手与朝廷说再见。
假如一个人无法改变他置身的时代,那就不如改变自己 —— 不是让自己屈从于时代,而是从这个时代里超越。
他敬天、敬地、敬物、敬人、也敬自我,在孤独中与世界对话,将自己的思念与感伤,快乐与凄凉,将生命中所有不能承受但又必须承受的轻和重,都化成一池碎萍、二分尘土、雨晴云梦、月明风袅...
希望我的一生,心态也能安然如常。
《在故宫寻找苏东坡》——人生如逆旅,我亦一行人
苏东坡讲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读完这本书,我才明白了苏东坡留下的人格力量有多么强大,他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书法家,艺术家,而且吃喝玩乐样样都行,他内心深处又有趣的灵魂,在千百年之后也震荡着渺小的我的心灵。
诗中说:“纵使寂寞沙洲冷,却仍然一笑作春温。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Part 01.
苏轼的诗词:人生如逆旅,我亦一行人.
苏轼的诗词是“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的调皮豁达,也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
深刻温暖,还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绵绵密密的思念;还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天色空濛雨亦奇”的西湖风景;又是“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的人生感悟。
生命如此绵长,苏轼在少年、青年、中年的诗词,豪放豁达;他说:“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默默前行;也说“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还说:“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的调皮与可爱,知性与温暖。
苏轼诗词之中的豁达,苏轼言语里面的快乐都让我体会生命的温暖,在迷途之中找到了勇往直前的道路。
Part 02.
苏轼的绘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苏轼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苏轼也在用黑白墨色的变化来表现枯木怪石的嶙峋,表现枯木向死而生的生机,表现石头的盎然,他在用植物表现自己生命的变化,表现自己的志向。
苏轼总是用质朴无华、沉默不语的石头,表达他生命的自在与充盈,用枯树的死亡来表现生机。这是宋朝绘画作品中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一种反向的、辩证的表达方式。就像他从“墨”中看到了“色”,从“无”中发现了“有”。
苏轼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石头和树木的结合,让我们看到了生命不同的绘画表达;苏轼还说,画得像不像不要紧,最重要的是绘画的意境表达,我想这就是宋朝的绘画方向。
Part 03.
苏轼的书法: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苏轼的《寒食帖》是行书 ,1082年,当天下第三行书等待着苏轼来书写的时候,苏轼的手肘支在桌案上,随意地书写了,写错了字还用毛笔抿了抿,但这就是寒食帖。
“从宋朝开始,苏东坡首先最完美地将书法提升到了书写生命情绪和人生理念的层次,使书法不仅在使用和欣赏中具有悦目的价值,而且具有了与人生感悟同弦共振的意义,使书法本身在文字内容之外,不仅可以怡悦性情,而且成为了生命和思想外化之迹,实现了书法功能的又一次超越。”
苏轼说:“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苏轼说:“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苏轼说:“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苏轼书法的魅力,总是隔着千年的时光,让我体会到了生命的重量。
Part 04.
苏轼做官:夜阑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其实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人,不仅仅一肚子不合时宜,而且一肚皮的诗词歌赋,还有一肚子的黎民百姓。“夜阑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才是苏轼的生命情调,才是苏轼的人间词话。
除此之外,苏轼还是治水专家;从来没有一条道路的名字是以诗人命名,那条苏公堤,千百年之后还涤荡着我的灵魂;苏轼还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天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的美景让人心向往之,让人心旷神怡,让人情愫暗生。
苏轼被评为官方治水专家,疏通了西湖河道,他还为广州建立了历史上的城市水道疏通装置,让城市的建设更加完备;此外还建立了“安乐坊”,这是中国第一家公立医院。
他还在被贬海南的时候,培养了海南历史上第一位举人,让海南有了东坡帽、东坡路、东坡桥...他做官做的
开怀不已,做的积极认真。
Part 05.
苏轼的美食: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
苏轼说自己“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苏轼发明了“东坡肉”,因为吃不起牛羊肉发现了猪肉的美味;苏轼还在海南发现了“生蚝”的美味;苏轼还发现了荔枝的美味,苏轼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苏轼还说“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还说“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楼高满地芦芽短,最是橙黄橘绿时”
如果回到古代,我真的很想做苏轼的小跟班,因为苏轼吃喝玩乐样样都行,而且十分精通,我想这才是最好的人生状态,这才是生命。
Part 06.
苏轼的一生:希望我的一生,心态也能安然如常.
苏轼的一生,不像是屈原一样,把自己当作香草幽兰,只因政治蓝图无法运行,就带着自己的才华与抱负投身冰冷的江水,纵身一跃的刹那也保持着华美的身段与造型;他不会像魏晋名士那样,一副嬉皮士造型;也不会像诗仙李白那样“天子呼来不上船,”醉眼迷离爱谁谁,一旦不得志,随时可以挥手与朝廷说再见。
假如一个人无法改变他置身的时代,那就不如改变自己 —— 不是让自己屈从于时代,而是从这个时代里超越。
他敬天、敬地、敬物、敬人、也敬自我,在孤独中与世界对话,将自己的思念与感伤,快乐与凄凉,将生命中所有不能承受但又必须承受的轻和重,都化成一池碎萍、二分尘土、雨晴云梦、月明风袅...
希望我的一生,心态也能安然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