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天气,秋风已经带来了微凉的寒意,那些在盛夏怒放的花朵早已经凋零枯萎,在严寒的天气里悄悄地退下圣坛,告别了暂短的青春期,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
然而,菊花却独独地挺立着茎干,伸长着枝,张开着叶,盛开着花瓣,每一片花瓣交织重叠,紧紧地抱在一起,共同抵御着秋日的严寒。
大诗人郑思肖漫步在山野间的夕阳余晖中,心中有一种难以言喻的伤感,是对时局动荡的无奈,是对百姓颠沛流离的同情,是对奸臣弄权的痛恨。他抬起头,望望远处萧瑟的天空,蓦然低头间,竟发现一株株野菊花在寒风中纷披摇曳,昂首挺立。
诗人完全被这样的场景所震撼:“在这样的季节里,许多花儿已经谢了,草儿们也没有了原来青葱的绿意,枯黄地在秋风中摇曳,树木也变得孤零零的,枯枝败叶,早已经没有了夏天时的威武雄壮,玉树临风。这些野菊花土生土长,恣意盎然,无所需求,就这样默默地,静静地生长着,那么朴素,又那么顽强,以自己小小的身躯向着凛冽的寒风发出呼喊。一丛丛野菊花尚且如此,人生在世,不正是需要一点点野菊花的精神吗?像他们这样,默默生长,不求索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诗人突然觉得释然了一些,他沐浴在这样一片金黄的花海中,为自己的精神找到了一点点支柱。
是啊,大诗人元稹说过:“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代白居易说过:“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黄巢说过:“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他的脑海里盘旋着五代的、唐代的诗人们所书写出来的优美的诗句,前人早已经告诉了我答案,我又为何闷闷不乐呢?
菊花啊,你在秋天盛开,偏偏要与严寒对抗,你那么渺小却那么顽强,在萧瑟的秋天里留给我们无尽的芳香。而你又从不与百花为丛,孤独地挺立在稀疏的篱笆边上,绽放出黄色的、白色的、紫色的...花瓣。
在那些寒冷的日子中,在你生命陨落的孤独中,你也宁愿只是在枝头上抱着清香孤傲超俗地死去,而不随黄叶舞秋风,你这样的精神,让我如何不羡慕,不迷醉。
诗人在山野间游玩半晌,回到家中,提笔写下了这首《画菊》:
画菊[ 宋 ]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菊花这种不随波逐流的精神,何尝不需要现在的我们加以用心学习呢?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让你的心思静下来,去观察一下寒风中傲然挺立的菊花吧,去体察一下“菊花精神”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