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之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教学设计
(2012-11-11 10:15:33)
标签:
杂谈 |
分类: 高二语文组 |
《林黛玉进贾府之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琼山中学语文组 蔡怡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林黛玉进贾府》是高中语文(必修三)中国古代小说单元的课文,是文学作品阅读欣赏能力训练的重点篇目。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巩固、深化小说鉴赏的知识,学习文章塑造人物时运用的细腻鲜明的刻画笔法,提高阅读、欣赏、评价小说的能力,并有助于训练学生阅读、分析、归纳等方面的能力,结合高中阶段学习重点和本课的主要内容并联系学生的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通过网络平台与多媒体课件的相互结合,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帮助他们了解典型环境描写及其特点,学习分析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三个人物性格及刻画方法,以及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认识阅读古代小说的意义。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次教学活动的主要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课外阅读量较小知识面面也相对狭窄,对《红楼梦》的相关知识更是了解甚少。他们对文学作品中的自然环境和人物形象描写并不陌生,只是在尝试创作的过程中,目的往往不够明确,不能有效地将方法运用到写作中,本堂课我将本着巩固基础、迁移知识、加强能力的原则,补充延伸教材内容,采用设疑激趣、启发调动的方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其次,因为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将要求学生使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交流,对学生的网络技术有一定的要求,所以,授课之前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网络知识传授。
(三)教学环境分析
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选择多媒体教室环境。本次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要让学生了解、搜集《红楼梦》的相关知识并能运用人物描写来写作,除了要在课堂上进行探讨交流,还需要长时间地积累和实践。因此,需要的是一种可以既满足实时性,又能够将学生作品进行整合展示交流的教学平台,而课件与网络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分析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三个人物性格学习小说中刻画人物典型形象的写作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鉴赏《林黛玉进贾府》,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合作探究的能力,通过网络平台合作交流,实现能力锤炼和提高,达到阅读、赏析、合作、探究的要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认识阅读古代小说的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学习文章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多种手段塑造出个性化人物的笔法,并且运用网络平台进行有关的交流与探究。
(二)教学难点:
个性化人物的笔法在小说中的创作运用。
四、教学方法、过程及整合点
步骤 |
目标与内容 |
教学方法及设计意图 |
整合点与软件 |
创设情境 话题激趣 |
播放《红楼梦》主题曲。“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歌中所描写的是哪两个人,他们又拥有着什么样的人生与运?” |
通过歌曲《枉凝眉》这首歌,引出《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两个重要的人物角色,引发学生对人物的特殊情感。 |
在课前利用多媒体中的media player播放器播放歌曲。 |
重点赏析 分析人物 |
人物形象赏析 A.众人眼里的黛玉 B.王熙凤眼里的黛玉→标致不凡 C.宝玉眼里的黛玉→
步步留心
谨小慎微
小结:通过分析和讨论可以看出,贾宝玉是封建贵族的叛逆者,具有反抗封建束缚,要求自由平等的思想。他蔑视世俗,卓然独立的种种表现,反映了他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反抗。
|
能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更全面地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对全文有整体的把握。 |
利用幻灯片进行整合,通过媒体播放器百度网络视频搜索《红楼梦》,找到相关视频进行播放。 |
方法小结 自学巩固 |
我们分析完了课文中三个主要的人物,在分析过程中学会了刻画人物的方法,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以致用,在以后的鉴赏和写作当中要学会运用。 1.个性鲜明的外貌描写。 2.先声夺人的出场描写艺术。 3.生动细腻的细节描写。 4.个性化的语言、神态、行动描写。 5.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
总结课文有关人物形象描写的知识点,让学生对人物形象描写方法有个概念上的认识,同时可以将教学目标过渡到实际写作中去。
|
运用PPT幻灯片进行展示总结。
|
实例为媒 方法指导 |
展示人物形象描写的几种常用方法: 1.肖像描写 2.语言描写 3.动作描写 4.心理描写 5.神态描写 |
通过回顾此前曾学习过得小说篇章,总结人物描写的方法。在班级博客中设置好相关的讨论帖,教师预设相关知识,同时让学生寻找与具有相关描写方法的句子,然后发表出来相互学习。通过比照分析明确作者描写人物方法的作用。 |
在技能上学生应可以熟练使用搜索引擎搜索特定的信息,并对有关信息进行梳理和筛选。这个过程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自主参与也使得每个层面的学生都有更强的参与意识、合作交流意识、自觉探求意识,提高学习效率。 |
迁移应用 作品展示 |
运用博客,描写我的 展示之后,大家相互交流经验。 |
在运用博客平台创作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锻炼自身的写作能力,另一方面,实时欣赏其他同学的奇思妙想,可以增强他们的写作兴趣,使他们更加投入地进行创作,而教师之前的提示及方法指导便能更好的实现。在评选展示和互动交流中,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彼此发现、彼此欣赏,在阅读交流中取长补短。 |
这是一种自由开放,充分调动学生感官,便于师生主动参与和交流的教学活动。利用博客即时性、直观性、高效性的特点,学生创作过程中,可提交、可阅读、可评论,这种大环境影响下会使得学生的思辨性有相当程度的提高,提高了自身的学习兴趣。 |
点拨得失 巩固成果 |
课堂小结: (1)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 (2)人物形象描写的作用和创作方法。 (3)以班级博客作为学习园地,布置课后拓展性练习继续交流。
|
博客平台的展示总结,有利于学生温故知新,而对于这一知识与训练结合一体的展示平台,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的同时,在课外课程资源的发掘上也获得巨大积累。 |
幻灯片(ppt)总结归纳要点,简明意赅。课后通过班级博客继续学习,让学生通过现代技术平台加强课程内容的积累与写作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