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一语文段考默写题试卷分析

(2011-12-04 18:46:14)
标签:

默写题

错别字

教育

海口市琼山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一段考(第11题)默写部分试卷分析

改卷人:王梦迎

本次段考测试卷中第11题为补写出下列语句中的空缺部分。共计6分。

具体试题如下:

1)真的猛士,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2)同时面对离别,徐志摩想“寻梦?撑一支长篙,                  ”,荆轲则歌曰:“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              ,鱼翔浅底,                  。(《沁园春 长沙》)

答案如下:

1)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2)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风萧萧兮易水寒。

3)鹰击长空、万类霜天竞自由。

改卷要求:每句一分,有错别字不给分。

 

在综合了23个班的考试情况来看,存在这样几个问题:

1、  默写第一题

《记念刘和珍君》一题空缺部分没有写出来。

只写对了半句话。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写反了,补充空缺写成了:“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出现很多处错别字情况。如:“敢于”写成“敢以”;“淋漓”写成“淋淋”、“林漓”,“直面”写成“真面”,“惨淡”的出错率较低。

句子书写不完全,如:缺少“的”:“敢于直面惨淡人生,敢于正视淋漓鲜血”。还有“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

补充语句词语替换。如,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敢于“直视”淋漓的鲜血。这种出错率比较高。还有敢于“直视”惨淡的人生,敢于“面对”淋漓的鲜血等等。

通常以上两种错误比较常见,但是还有许多以自我理解补充句子,如:真的猛士,是无以畏惧的,是勇于奉献的……    真正的猛士,淡漠的人生,淡红的血色……    真的猛士,不再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问题分析:

1)、默写第一题,23个班中只有少数的班级此题完成情况较好,故有部分班级全班基本上都得到了6分,而其余班级此题失分严重。

2)、还有部分班级,老师可能没有讲到这一篇课文,所以学生不会写。如,改卷中有一题:真的猛士,老师就没有讲过,让哥怎么写?……故部分班级在此题失分有这个原因,也因此在下面16题的排序中,很多班级的完成情况也不理想。

3)、学生在背诵的过程当中不细心,只是大意清楚了,却拣了芝麻丢了西瓜,要不然会写半句,要不然就关键的词语被替换,说到底还是背诵的不认真。

4)、学生模糊记忆,不懂写就自己编、改。此题失分很可惜。

5)、教师在检查背诵情况应该具体落实到每个人,防止漏网之鱼。

 

2、默写第二题选取于两篇课文。易犯错误如下:

第一句:“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把向写成在,在青草更青处漫溯。

把青写成菁,向菁草更青处漫溯。

把溯写成遡,或写成漱,或着漏写“氵”等等。

把青处写成深处,向青草更深处漫溯。

把漫写成慢,向青草更青处慢溯。

此题的完成情况相对较好。

第二句:“风萧萧兮易水寒”。

把萧萧写成潇潇,或写成箫箫,或写成错别字(不存在的生造字,如下面有两个点,写成四个点)

兮字不会写,或者写成别的字,或者漏写。

易字写成别的字。如:汜,异,忆,意,一。

句子背诵不到位,写成“大风萧萧易水寒”;“风萧兮兮易水寒”。

问题分析:

此题反映了学生默写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背诵只记音,不记形的毛病,会背不会写。这种情况下失分分成可惜。尤其是在高考中,这部分题是卷面上唯一的照搬课本的题,等于是白送分,如果这一块没有拿到分数,那么差距很显然就拉开了,在本次考试中也能体现。

 

3、默写第三题,《沁园春 长沙》

本题是语文必修一的第一篇背诵课文,相对于其他两道题而言,本题空缺是最少的,基本上都懂写,但是错误却很多。

最常见的是“鹰”字不会写,里面的部首错误非常多,望教师在讲解试卷时一定要强调书写。这个空失分严重,很可惜。

竞字写成竟字,有的出现写成尽,或者劲字。这个空相对来说,错误率较低。

乱写,有的写成“百舸争流,鱼翔浅底,鹰击长空”等等,把《沁园春 长沙》课文中的其他句子胡乱的堆砌到这里。

问题分析:

此题说明学生在背诵过程当中只停留在语音记忆阶段,而忽略了书写记忆。很多错误的出现实在不应该,失分很可惜。尤其是会背不会写字。所以在今后教学中,我认为教师有必要落实学生的背诵情况。在完成检查背诵后,也许可以进行默写练习。希望找到更好的办法,使学生在这部分题型中不要再出现上述的错误。

 

平均分抽样调查:(以386班为例)

全班共63人,其中63人,58人,427人,315人,23人,13人,04人。基本上分值在4分和3分段的人数最多。

这道题的平均分为4.4 ,除了有个别同学空题和错别字太多以外,大部分同学都能得到3分左右,60%的同学能得4分以上,甚至满分。(有些重点班的分数基本上都是5分以上,甚至90%的满分)

对于语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1.平时对学生在作业、练习、考试中的错字、别字严格对待,有错必纠,不能放纵,让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习惯;

2.对于学生必背篇章的识记严格把关,不允许有滥竽充数得现象;

3.在强调识记的同时强调对诗词散文的理解,不能完全死记硬背;

4.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强调对重点篇章的识记,穿插练习,常抓不懈,而不是考试前再临时抱佛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