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乌鸦爱妈妈》教学设计及反思----汪芳
(2013-01-21 17:07:09)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设计 |
《小乌鸦爱妈妈》教学设计
单
执教者:汪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þ小学 2、学科:小学音乐 3、课时:第一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
二、教学课题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三年级上册《小乌鸦爱妈妈》。 |
三、教材分析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主要以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情感渗透的同时进行各种能力的培养,“以情带声”促进学生审美意识的提高。为此,我紧紧围绕歌曲旋律和歌词内容,播放《小乌鸦爱妈妈》歌曲动画,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寓意,从欣赏感知中达到突破难点之目的。将音响效果与视觉形象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进入音乐与画面,情境与体验的氛围中,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预期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表情丰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过程与方法:在欣赏、演唱过程中体会歌曲的内涵,并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创造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小乌鸦爱妈妈》让学生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小乌鸦对妈妈的爱心,进一步教育学生学会感恩。 教学重难点: 1、用听唱法学会歌曲,使学生用不同的情绪演唱。 |
四、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动物头饰 |
五、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内容要求及学生实际情况,我运用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等教具,采用情境教学法、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等方式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六、教学模式 创设情境——感受情境——拓展情境 |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1. 唱师生问好歌 2.播放各种鸟的图片,引出乌鸦的图片。(设计意图:其目的是创设音乐课特有的情境,也为后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二)感受情境,“爱”的表达 (1)观看歌曲视频 预设问题:歌曲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故事?引出:叙事歌曲知识点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动画,让学生能初步体会歌曲寓意,不但为学习歌曲、同时也为引出课题作了铺垫。) (2)聆听歌曲 预设问题:1、歌曲总共有几段?2、体会歌曲的演唱情绪 设计意图:从问题----聆听----体验---思考---交流---回答的思维,加强对歌曲音乐元素的理解,尝试多种方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3)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4)教师示范演唱,生拍节奏,体会节拍特点 (三)学唱歌曲 1、带领学生用lu模唱; 2、跟钢琴唱。 (设计意图:通过钢琴的跟唱,提高学生对歌曲的音准) 3、师生接唱,跟钢琴完整唱,跟伴奏默唱、跟视频动画唱。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的训练演唱,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歌曲的巩固及引导学生感情的渗透) (四)歌曲创作表演 1、引导学生用不同方式对歌曲进行创编表演,如乐器、情景剧表演,教师提供参考的道具 (设计意图:播放现实中的真实情景,对学生爱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五)总结课堂 1、引导学生从音乐、思想方面谈收获 2、歌声中结束课堂 |
八、板书设计 《小乌鸦爱妈妈》教学反思 |
《小乌鸦爱妈妈》这首歌曲采取叙事性手法,记叙了乌鸦反哺的感人故事。旋律多采用同音进行和三度、四度跳跃音程,并逐句下行,节奏由密渐疏。歌词形象生动,寓意深刻。给人们以启示:爱不仅仅是索取,更重要的付出和奉献,教育孩子懂得爱并学会爱。 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音乐课教学中非常重要。所以在这节课一开始我就设计播放一组羽毛鲜艳,非常美丽的鸟的图片让孩子们观看,通过对比,让学生们关注小乌鸦这样一种动物,通过小乌鸦爱妈妈的动画,用温和的语气与学生交流,拉近自己与学生间的距离,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内容同时也有情感上的共鸣。为了避免枯燥乏味单一的节奏训练,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体会歌曲的节拍特点,在歌曲教学方面我请大家轻声用“ lu ”音随琴哼唱歌曲的旋律,这种轻声哼唱可以让学生的音唱得准一些,气息平稳些,还可以渲染出这首歌曲“爱”的气氛。然后再跟琴轻声演唱,再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己去说说小乌鸦如何表达对妈妈的爱,慢慢体会歌曲的情绪,学生们很快就学会了歌曲,并能正确表达歌曲的情感表现。接下来,带着全班同学边唱歌 曲边跟着老师学习表演,以小组形式讨论分角色扮演小乌鸦、乌鸦妈妈、小花等来表现歌曲时,孩子的眼睛里都是饱含着深情,动作轻而缓,符合歌曲中速、深情的要求。最后,在课堂结束前,引导孩子们谈谈本节课的感悟时,孩子们都说的那么好,好多孩子都能回答出为自己的妈妈干家务、洗脚等等。这正是给了学生能够抒发情感的机会,给了学生创设情感的空间,丰富了音乐课堂,让过去只唱不感受,重技能轻情感的音乐课,变得有血有肉,生动活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