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手中有粮心不慌.粮稳天下安

(2022-09-24 23:46:24)


今年,我国夏粮、早稻、秋粮三季粮食再次喜获丰收,夏粮增产28.7亿斤,早稻增产2.1亿斤,秋粮主产区特别是东北、黄淮海、西北长势好于上年,有望再获丰收。

这是一个令全国人民都欣喜的捷报,毕竟粮食安全是大事,14亿人口吃饭问题是大事,更是牵动着国家长治久安的大问题。

在历史的长河中,解决温饱始终是历朝历代的首要工作。作为农耕民族,中国人始终把粮食安全放在首位。以至于我们的先人对土地有着特殊的情感,在千百年来,我们祖先们一直在同河道泛滥,洪水干旱等自然环境作斗争。总结了丰富的农耕经验和种植技术,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农耕文明。但纵观历史,因为粮食安全引发的国家动荡数不胜数,更有民不聊生、饿殍遍野的凄惨景象,以至于发生民变和改朝换代的历史变局。民以食为天,这是族群繁衍和国家太平的先决条件。没有什么比吃饭更重要,一顿不吃饿得慌,这是生命安全的基本保障。

     作为50、60后的人来说,忍饥挨饿的年代是一段痛苦的回忆,尤其是60年代的3年自然灾害的发生,让国人们感受到粮食安全就是国家安全。尽管新中国成立之初,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连续开展大生产运动,但当时落后的生产力在干旱和洪涝灾面前显得力不从心。这让党中央更加坚定的去发展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决心,把解决人民群众温饱作为首要大事来抓。在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过程中,不断实现科技应用和机械化耕种,不断改良培育粮种提高产量,其中杂交水稻的诞生,便是中国人智慧创造的结晶。经过努力,我国在80年代末就解决了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用占世界7%左右的可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是一个人间奇迹。

党的十八大以来,把解决好14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实施新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持续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大国粮仓根基有力夯实。

近十年来,我国耕地生产能力有效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高标准农田从起步建设到今年底将建成10亿亩,耕地质量平均等级提升0.35个,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超过54%。连续十年都实现粮食稳增长,尽管每年仍有干旱洪涝发生,但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坚决执行抗旱、抗洪政策,调拨各类物资推进补种、灌溉、抢收等措施,确保夏粮、秋粮颗粒归仓,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

手中有粮心不慌,粮稳天下安。这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强大底气,也是14亿中国人民最大的生活保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