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更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2-05-12 23:22:01)
14年前的5月12日,即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时28分04秒,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汶川地震。根据我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达到里氏8.0Ms、地震烈度达到11度。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继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重大自然灾害。于是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这是中华民族历史的又一次巨大伤痛,每到这个时候,所有经历过那个时刻得国人,都会对此记忆重现,内心悲戚;那些失去亲人的幸存者更是痛苦万端,并将伴随他们的一生。
我们能做的只有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因为在不可抗力的大自然面前,人类始终是渺小的,在大灾大害面前,人类能做的就是尽量规避灾难,将损失降到最小,尽力挽救更多的生命。
还有就是在防灾减灾上下大功夫,规范桥梁建筑等的设计抗灾能力,规划灾害来临时的应急处置能力,规避风险发生的环境相关建设。
环境建设是人与自然密切联系的枢纽。因为人类的生存发展与大自然息息相关,每一次自然灾害发生看似与人类毫无联系,实则密切相关。近百年来,人类经历一战、二战的洗礼,现代化工业崛起,能源的过度开采,废气过度排放,人口增长过快等因素,均是对大自然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破坏。随之而来的厄尔尼诺现象,冰川融化,洪水、干旱等极端气候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那是大自然的反作用力表现出对人类的灾难性后果,人类疲于应对,又继续索取,如此往复进入恶性循环中不能脱离。
大自然的反噬让诸如新冠病毒等人祸灾难层出不穷,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唯有全人类及时醒悟达成共识,采取精诚合作,合力攻克难关,用创新科技发展新能源,杜绝过度开采排放,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建设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才是自救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