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联谊报》:熬和过

(2023-11-24 16:21:16)
标签:

副刊美文

分类: 刘言世语

《联谊报》:熬和过

熬和过

       /刘世河

电视剧《人世间》中,秉坤刑满释放回家不久,在一个雨夜,因为老房子漏雨,夫妻俩盆盆罐罐地忙活半天后,已无睡意,便干脆就着一碟花生米和一盘凉豆角小酌起来。大土炕上,两口子盘腿而坐,一边喝酒,一边有过这样一段对话。郑娟问他:“说说呗,这些年在里边怎么过的?”秉坤粲然一笑,低着头说:“怎么过,硬过呗。”接着他又问郑娟是怎么过的?郑娟喝了一大口酒,然后慢慢说道:“我就是一边想着开心的事,一边过,想咱家聪聪每次考试都是前三名,每次开家长会,我都老有面儿了;想哥哥姐姐常来接济我;想你那帮哥们都抢着来帮我;要不就想再过两天就能见到秉坤了……这样想着,盼着,日子就一天天地过来了。”

很欣赏郑娟的这段话,刚刚痛失爱子,丈夫又不幸入狱,一个没工作没收入的女人带着一个年幼的孩子,命运之苦,日子之难,不言而喻。要换做别人,讲述这样的生计时,恐怕用到最多的一个字就是“熬”。但郑娟却没有,她始终说的是“过”,而且还是满怀希望的过。没有什么文化,也不曾见识过什么大世面的她,只认准了一个死理:我只要努力把今天的日子过好了,那明天也一定不会太差。而这样的一个个今天和明天串联起来,就是日子,也是生活该有的模样。

    不由想到老家的五奶。五奶的命应该说比郑娟还苦。少年丧父、中年丧夫、老年丧子,人生中的这三大不幸,在她身上都给占全了。尤其她四十六岁那年,五爷突发急病撒手人寰后,留给她的除了两个均未成家的儿子,还有因生意亏本欠下的一屁股外债。当时,她的老娘哭得很伤心,边哭边念叨:“妮儿啊,这以后的日子你可咋过吆?”

当时,五奶只说了一句话:“咋过也得过呀!”

几年后,她不但靠种田和养鸡养猪悉数还清了所有外债,还将两个儿子都送进了大学。可是就在小儿子刚刚毕业的那年夏天,一场车祸居然又无情地夺走了这个年轻的生命。

这次打击,五奶真有点挺不住了,处理完儿子的后事,她把自己反锁在屋里抱着丈夫和小儿子的照片整整一天一夜,滴水未进。大家伙都很担心她想不开,大儿子更是跪在门外苦求母亲。结果,次日清晨,她自己悄悄将门打开走了出来,虽面色憔悴,却脚步从容……

眼下,五奶已近九十岁的高龄,身子骨依然硬朗,而且身上的衣服永远都穿得那么整齐利落,走路腰杆笔直,尤其头发永远梳得那么一丝不苟。年初我回乡探亲,专门去看望了老人家。闲谈中不经意地问了一句:“当年那么苦,奶奶你是怎么熬过来的?”

五奶很温和地望着我,淡淡地说:“娃呀,不是熬,是过。要说那日子真是苦啊,可越是苦日子你越得好好过呀,要是总感觉自己天天都在熬,那苦日子岂不更苦。”

之于日子,尤其苦日子,熬和过,貌似双胞胎,实则不然。首先在态度上就截然不同,一个消极,一个积极。“熬”的潜台词是生活极不如意,又没办法改变,所以只能默默忍受,这个忍受的过程便是消极等待的过程,过程越长,痛苦越重。而且“熬”这个字还极易跟“煎”“憋屈压抑”抑或“暗无天日”等等这样的字眼连在一起,如此更惨,因为这已经不是忍受,而是苦苦挣扎的一种状态了。

而“过”则是体验,即便不顺心不高兴的日子,也是一种体验。这种体验恰恰正是以积极的态度直面生活。虽然体验的过程中,同样有泪水,有疼痛,但不会沮丧,更不会绝望。因为他们晓得其实所有顺心、高兴的日子都来源于那些不顺心、不高兴的日子,倘若你没经历过等待,就不可能享受到相见的美好;倘若你没忍受过饥饿,就不可能体会到饱腹后的快活;倘若你没遭遇过别人的歧视和白眼,也就不可能感受到“尊严”的分量。日子再苦,境遇再糟,也总有乐趣在,有乐趣,对生活就会有热情,就有对未来的憧憬,有热爱和憧憬就会记得先把当下过好。而且也只有把当下过好,未来才可能有力气过得更好。生活吗,原本就是即时体验的经历,而绝不是熬过去的日子。(《联谊报》2023年10月31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