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刊发:走亲戚

标签:
副刊美文大公报 |
分类: 心香一瓣 |

最隆重的日子当属正月初三,这是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每逢此日,父亲和母亲都起得很早,母亲收拾屋里,父亲打扫院子。简单地吃过早饭,母亲便着急忙慌地来到大街上,然后揣着手站在那里朝村口眺望,直到两个姐姐前脚后脚,相继走进她的视线。
接下来的几天,也是拜望姑舅姨娘啥的近亲,尤其初五,老家素有“破五”之说,故有所禁忌,但亲人间无妨。记得那时我就往往赶在初五这天去给舅舅拜年,起始我还有点怯意,结果舅舅大手一挥,嚷道:“外甥看舅,啥说没有!”一下子顾虑全无。
彼时走亲戚,还有许多趣事囧事记忆犹新。当时随母亲去外婆家,外婆的婆婆还健在,而且已是九十几岁的高龄。老太太虽然耳不聋眼不花,却十分怕死。每年除夕的饺子都坚决不吃,她说,不吃饺子就等于没长一岁。而至仅在“九十八岁”这个年龄段上,老太太就原地踏步了好几年。如今每每想起,都忍不住哑然而笑。
印象最深的是那时候我和小妹非要跟母亲去她的一个在县里当干部的表哥家走亲戚。只是每次出门前,母亲总要先给我俩做点饭,而且只让我们吃半饱。我好奇,便问母亲,母亲笑着说:“路远,怕你们半路上走饿了,先垫垫。”对母亲的话我深信不疑,只是如此一来,等到了表舅家再吃饭时,面对那些平日在家里极少见到的好饭好菜,尽管很想饱餐一顿,怎奈腹中早已有“半饱”垫底儿,只能望餐兴叹了。
母亲总是故意转过身去不看我们,直到后来,我们都长大了,有一次闲聊,我和小妹又想起这件事来,便问母亲,那“半饱”到底为啥?
母亲立马就笑了,随后不紧不慢地说:“说来也是当爹娘的惭愧,那时候咱家穷,亏了娃们肚子,娘就是生怕你们到了表舅家见到好吃的就没命地往嘴里塞,那没出息的吃相让人家笑话,被人瞧不起,所以娘才先让你们在家先垫垫的。”
“那干脆让我们先吃饱得了呗,到亲戚家我俩直接就不动筷了,岂不更显得有出息!”我俩故意逗母亲。
母亲却摆了摆手,连声说:“那可不行,不动筷,一是对亲戚不礼貌,再说,那些好饭好菜我的娃们光眼睁睁看着,却一点也吃不下,当娘的心里也不好受啊!”
本来我和小妹都铆足了劲儿要为当年的这件趣事开怀大笑一番的,可听母亲这么一说,却无论如何也笑不出来了。我扭头看了看小妹,和我一样,她的眼睛里也早已蓄满了亮闪闪的泪花。【《大公报》2023年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