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辽宁青年》:读书是呼吸的窗口

(2022-05-11 14:24:32)
标签:

杂志美文

分类: 刘言世语
《辽宁青年》:读书是呼吸的窗口

                读书是呼吸的窗口

                         /刘世河

    之于读书的好处,亘古至今早有诸多名言金句,无论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霸气;还是“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的诱人;抑或“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美喻等等,我都深以为然。而除了这些,我感觉读书还有一妙处,它还是一个人呼吸的窗口。

    杨绛先生说,读书好比串门儿,而且还是‘隐身’的。此喻甚妙。书,的确长得像一扇门,而且打开每扇门后,你也就走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继而在这里自由的呼吸。

    在书的世界里,你可以回到春秋时代和孔子对话,也可以向孙子请教兵法,可以聆听巴黎圣母院的钟声,也可以亲历高尔基的童年;可以跟诗仙李白斗酒,也可以与宋代的雅士一起品茶,可以向苏轼讨教烹制东坡肉的诀窍,也可以亲眼看看郑板桥如何画竹;可以静静欣赏妙玉纤手煮茶,也可以跟随着施耐庵一起去拜会那帮梁山好汉。有兴致就多呆些时辰,还可以反复造访,倘若话不投机或言不入耳,也尽可及早抽身退场,甚至砰一下关上大门——就是说“啪”的合上书面——保证谁也不会嗔怪。这绝对是书以外的世界里极其难得的一种自由!任性而洒脱,无疑也是读书人最大的乐趣所在。

    当然也有人说,只知闭门读书,易目光短浅且不通人情,亦有不问世事之嫌,总不如行万里路更能长见识。其实非也!所谓闭门,只是旁人眼里的一个外象,而旁人无法看到的是当局者的心门却是敞开的,不但可以涉足世界各地、亦可认识各种各样的人,看各种各样的风景,而且一日千里,甚至一日万里也不在话下。朝饮太湖水,暮吹南海风,晚上又可以躺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静静地数星星。而倘若行万里路,只是足到而心未至,又有何意义?

    且不说长多少见识,经常在书里游走,至少可以多长几个心眼儿吧?也定能剔除愚昧,告别无知。杨澜说过一段话,我觉得不无道理。她说:“读了那么多东西,节目里并不一定直接用得到,只是为了不问愚蠢的问题而已。也许读过的东西有一天会全部忘掉,但正是这个忘掉的过程,塑造了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和举止修养。”这个忘掉的过程,也是“呼吸”的过程,其实不是忘掉,而是变换了另一张面孔显现在你的身上,这张面孔的名子叫修养。【《辽宁青年》2022年第4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