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文摘》2018011期刊发:岁月安暖不诉薄寒

标签:
今日文摘岁月薄寒 |
分类: 刘言世语 |

同事曹姐46岁那年,有一天已经80多岁的老父亲把她叫到跟前,声音颤抖着告诉她,自己其实并不是她的亲生父亲,而是46年前在一家医院抱养的。
父亲紧紧攥着她的手,眼里网着泪:“孩子,请原谅我的自私,瞒了你这么多年,找到你的亲生父母,这是老爸最后的一个心愿了,否则我死不瞑目。”
这个秘密尽管自她十几岁时便在别人无意的闲言碎语中多多少少地听到过一些,但那毕竟都是半信半疑,而且她怎么也不相信面前这个从小到大一直疼她爱她没让她受过丁点委屈的胖老头,居然不是她的亲生爸爸!但今天听到父亲这样说,她终于信了:一切都是真的。
历经一年零7个月的苦苦寻找,最后终于在媒体和志愿者的帮助下,找到了他的亲生父母。竟然在一个城市。生父已过世,但已然90岁高龄的母亲还健在。老太太一共生了7个儿女,她排行老六,上边有三个姐姐,两个哥哥,下边还有个弟弟。
原来当年母亲生下她后就得了一场大病,加上原本就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家境,母亲怕养不活她,就将她送人了。但这四十六年,每个年三十的年夜饭桌上,母亲都会给她备一双筷子摆一只碗,从无间断。而且她每年的生日这天,母亲都会用绝食一天来自我惩罚。
老太太见了女儿的第一句话就是:“孩子,我生了你却没能养你,这娘不够格。你养父母的恩大过天啊!”
认亲后的第二天一大早,老太太就率领着自己的7个儿女以及所有孙辈,共计20余人浩浩荡荡地来到曹姐的养父家。一进门,老太太啥也没说首先跪下给女儿的养父磕了一个头,随后又命令所有的孩子全都跪下谢恩。然后一字一顿地对孩子们说:“从今天起你们要随着老六叫,这就是你们的父亲、爷爷、姥爷,你们要像对我一样来孝敬他。”
说完,两个老人抱头痛哭……
20多个人,一下子齐刷刷地跪在那里,我想象着那样的一幅画面,该是多么地震撼而温暖!
《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有一个来自上海的大学生选手,他高高的个头,不笑不说话,是一个很阳光的大男孩。那期他虽然没能攻擂成功,但他在台上讲述自己的故事却让我牢牢记住了他。
他是一名大三的学生,课余时间做了四份家教的兼职,之所以这样拼,他说就是为了让妈妈和妹妹生活的好一点。他家在农村,十几岁的时候,父亲撒手人寰,撇下他们娘仨艰难度日。因为给父亲看病,家里欠了一些饥荒,母亲在他考上大学后也领着妹妹来到他读书的城市打工,攒钱还债。
妹妹比他小12岁,今年刚读小学三年级。他说他很喜欢这个妹妹,几天不见就想的不行。所以不管多忙他都会在周日这天一定赶回家去,看看母亲,然后再领着妹妹上街疯一圈。
因为勤奋,加上辅导有方,他现在每月的收入已经达到8000多,已经替母亲还清了所有债务。他说母亲身体一直不怎么好,又没文化,每月累死累活地打工也挣不到两千块,还赶不上他一星期赚得多,所以他说以后就不让母亲去打工了,在家好好照看妹妹就行了,养家的事由他来。
董卿问他,除了收入可观,你现在最开心的事还有什么?
他说,我现在最开心的事就是领着妹妹逛超市,然后拍着鼓鼓的钱包对她说:随便买。
说这话时,男孩一扬手臂,那神态简直就是一个骄傲的大款。
“随便买”这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倘若出自一个父亲之口,我想十分平常,并没什么可感动的,可不知为什么听到一个哥哥对妹妹这么说,一下子就逼出了我的眼泪。
其实,他还是一个孩子,却因为生活变故,过早承担了养家的重任。这样懂事自强的孩子让人同情,更让人敬佩。
我想,他即便很辛苦,也是心甘情愿的,因为他有着满腔的爱,这份对家人的爱将支撑他走过苦难,迎来春暖花开。
由于我老家的那个小县城一直不通火车,所以每次从青岛回老家都要在济南换乘汽车。为了方便快捷,我一般都会在火车站旁边跟其他乘客一块拼一辆个体出租车直接回家。一来二去,就和其中一个姓张的师傅混得挺熟。张师傅和我同岁,大概是常年跑车的劳累所致,面孔黝黑而且粗糙,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显得沧桑些。他话很少,一看就是一个不善表达的人。
有一次我乘坐的火车临时晚点,张师傅为了等我,便将其他两个乘客介绍给了别的车主,所以那次我就有幸坐了一回“专车”。
行至半路,天已擦黑,为排解乘车的枯燥,张师傅打开了音响,旋律一起,我便听出是一首老歌“雁南飞”,恰好也正对我的胃口,不由得跟着哼唱起来,可哼着哼着就觉得有点不对劲了,是单曲循环。
我不禁心生好奇,便问他缘何对这首歌如此情有独钟呀?他将音量调低,随后便给我讲起了他的一段故事。
他说年轻那会由于家里穷,所以很难讨到媳妇,直到23岁那年才通过亲戚帮忙娶了一个外地的姑娘。姑娘的命有点苦,娘家在遥远的云南,从小就失去了双亲,一直跟着她的一个姑姑长大。姑父和张师傅的这个亲戚曾是战友,且素有来往,于是两个老战友一撮合就将那姑娘介绍给了他。
第一次见那姑娘时,他就惊呆了,他说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那么水灵的女子,皮肤白白嫩嫩的,仿佛能掐出水儿来。他东挪西借地凑够了那笔彩礼,然后摆了几桌酒席,大红喜字一贴,就算是成婚了。后来他才从媳妇口中得知,那个姑父其实是想着早点把侄女给打发出去,而且他就是等着收了那笔彩礼钱给自己儿子盖新房用的。他便越发地觉得媳妇命苦,并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她跟着自己过上好日子。
媳妇比他小三岁,却极懂事,尤其手脚格外勤快,不管是家里还是田里,都拾掇的利利索索。那时候他在一家窑厂干活,有时候要干到半夜才能下班,但每次不管多困,媳妇都会等着他,目的是好让他一回家就能吃到一口热乎饭。
两年后,媳妇给他生了一个女娃,可他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被又一个噩耗给击溃了。媳妇产后大出血,虽全力抢救,却最终还是无力回天。就这样,刚为人母的妻甚至没能看上自己女儿一眼,就走了。
眼下女儿已经20几岁,长得简直就是她母亲的翻版。他也早已又婚,而且又有了一个儿子,一家人相处得很好,日子虽不富足却也衣食无忧。但他还是会常常想起那个苦命的女人,他说日子越好越想。
“雁南飞,雁南飞,燕叫声声心欲碎,她的家乡就在遥远的南方,每当我哼起这首歌的时候,就好像冥冥之中看到了她的模样……”
说这话的时候,张师傅的目光有点迷茫,黝黑粗糙的脸上表情虽然凝重却又透着无限的温情。一旁的我也被他的情绪所感染,心里瞬时掠过几丝软软的痛,而后大声喊道:“正好我也喜欢这首歌,不如咱哥俩就放开歌喉,嗨一把!”
“雁南飞,雁南飞,燕叫声声心欲碎,不等今日去,已盼春来归……”
于是,两个胡子拉碴的老男人声嘶力竭地吼着那首“雁南飞”,热泪横流地一路飞驰在那个秋日的黄昏里……
在当下这个车轱辘代替双脚、微信取代书信的时代,人们总喜欢用“薄情”来诠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然而,这“薄情”的世界里却还是有那么一些人偏要深情地活着,也总有一些画面直戳我们的泪点。岁月寒薄,人情长暖,曹姐母亲的感恩之跪也好,上海小伙的兄妹情深也罢,亦或的哥张师傅那曲饱含深情的“雁南飞”,这些无不都是平凡岁月里的极致温暖,藏在时间的深处,每每念及心都会顷刻间变得丰盈而柔软,感觉人世间真的好暖,充满希望,让人眷念欢喜。【《今日文摘》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