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体中心(三)--起早的人们

标签:
摄影奥体中心陀螺风筝杂谈 |
陀螺,是中国最早的娱乐项目。陀螺也作陀罗,闽南语称作“干乐”。传统古陀螺大致是由木或铁制的倒圆锥形,现代已有各式各样的材质与形状出现。陀螺或旋转陀螺是一种玩具。它可以绕着中心轴旋转,平衡于陀螺尖端的一点。陀螺是在许多考古遗迹里最古老的,可被鉴定的玩具之一。自古以来,陀螺也时常被当做赌博与预言的工具之一。有些桌上角色扮演游戏仍旧用陀螺来制造乱数。用同样的道理,也可以使图钉旋转。
秋高气爽放风筝
风筝为中国人发明,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有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其学生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
风筝源于春秋时代,至今已2000余年。相传“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到南北朝,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的。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就指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赐筝的生动景象。
清晨六点左右很难见到的旅游团体,而且是由一群中学生组成的。
还有一些旅游散客,零零落落,自成风景。
前一篇:北京奥体中心(二)--其他建筑
后一篇:北京奥体中心(四)--花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