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掠影2--古今沈阳

标签:
旅游辽宁沈阳摄影杂谈 |
坐在汽车上,匆匆而过的老建筑
沈阳中街,这里有很多风味小吃。沈阳的风味小吃很多,且都历史悠久,制作精细。传统的沈阳八大小吃一般是指:老边饺子、李连贵熏肉大饼、杨家吊炉饼、沈阳回头、马家烧麦、西塔大冷面、老山记海城馅饼和那家馆白肉血肠。
老边饺子是全国最负盛名的风味名牌食品,至今已有170年的悠久历史,生产的老边饺子素以皮薄馅大、鲜香味美、浓郁不腻、松软易嚼而驰名中外。老边饺子经过几代名师的精心研制,现已发展成为海鲜类、肉类、素馅类等不同做法制成的老边饺子100多种,并研制成型各种不同档次的饺子宴。老边饺子之所以久负盛名,主要是选料讲究,制作精细,造型别致,口味鲜醇,它的独到之处是调馅和制皮。
老边饺子的创始人叫边福,1829年从河北迁居来沈,刚开始时,只在小津桥附近搭了一个非常简易的俗称“马架子”的小摊床,边做边卖,店号为“边家饺子馆”。到了1940年,老边饺子第三代传人边霖将老边饺子迁到了当时沈阳最热闹的北市场,一下子就让“老边饺子”扬名全东北,饮誉全国,而且驰名海外。来到沈阳的人一般都要品尝老边饺子。
沈阳故宫,是清初皇宫。原名盛京宫阙,后称奉天行宫。在辽宁省沈阳市旧城中心。
沈阳故宫是中国现存仅次于北京故宫的最完整的皇宫建筑。在建筑艺术上承袭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集汉、满、蒙族建筑艺术为一体,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明天启五年,1625),建成于清崇德元年(明崇祯九年,1637)。清顺治元年(1644),清政权移都北京后,成为“陪都宫殿”。从康熙十年(1671)到道光九年(1829)间,清朝皇帝11次东巡祭祖谒陵曾驻跸于此,并有所扩建。
沈阳故宫在清朝灭亡后,被辟为博物馆,是中国较早的博物馆之一,先后称为沈阳古物陈列所,奉天故宫博物馆,国立沈阳故宫博物院,故宫陈列所等。
1949年以来,对故宫的建筑进行了全面的维修。1955年命名为沈阳故宫博物馆。1986年改为沈阳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