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树根的两次奇遇
人生在世,奇遇不多。下面把我和树根的两次奇遇讲一讲,与大家分享:
第一次发生在去年国庆长假期间。金秋十月,秋高气爽,我们驾车去黄崖洞游玩,一个多小时就越过山西境进入了太行山的腹地。这里山峦跌宕起伏,植被郁郁葱葱,蓝天白云,令人神清气爽。心情好时间过得就快,车很快就到了目的地。
黄崖洞位于山西黎城县城北45公里东崖底镇下赤裕村西北的深山之中,这里因悬崖陡壁皆为黄色,东崖半空有一天然石洞而得名,因八路军总部兵工厂曾设立在此而闻名。黄崖洞兵工厂,是抗战时期我党在敌后根据地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兵工厂,是八路军最重要的军火生产基地,为赢得抗战胜利和全国的解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为了保卫这一重要的军火生产基地,英勇的八路军曾与入侵之敌进行过极为惨烈的激战。


参观完已是中午时分,我们赶紧就往回返。因为我们去的时候,景点正在搞扩建,新路还没有修好,原来的路走着走着也不能走了,我们就改从河道里往回走。刚下河道不久,就在河道的鹅卵石上,一个很奇特的东西闯进了我的视线。当时眼睛就像被一种神奇的力量击中了一样!我下意识里马上感觉到这是个好东西!脑海里浮现出厦门鼓浪屿游船码头旁边那个巨大的章鱼雕塑(详情请看本博《厦门之行-鼓浪屿》)。冷静下来仔细看,它其实只是一个普通的椿树根,可能是搞土方工程挖出来被随意丢在一边的。它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春树根,但由于生长在山区石头缝里的缘故,它的形状并不像一般土地上的树根那样长得规则而平淡。它蜿蜒起伏、奔放腾跃、极具强悍色彩的线条中交织着柔美的韵律,很有东方神韵,就像是一条龙。从不同的角度看,又能看出不同种类龙的形象,具体又说不出是什么龙,最后我给它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华龙!
第二次是发生在今年八月份。盛夏酷暑,我们同学朋友几家相约到山东威海石岛避暑游玩。
石岛,位于黄海之滨。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宜人,有“东方夏威夷”的美誉。这里自然风光秀美,人文景观众多,民俗风情浓郁。有山、有海、有滩;可钓、可游、可攀;大自然的万千风情和海派民俗文化集于一方。

在台风“梅花”到来前的一天,我们去看海。出发的时候天还好好的,谁知到了海边就起了浓浓的雾,给美丽的大海罩上了神秘的面纱。因为能见度很低,大家的游兴也大大降低了,坐在海边显得有点百无聊赖。这时我就沿着海浪线捡起了被海浪冲上来的小小的石头,他们看到我捡也都跟着捡了起来。可能是这个海滩平常游人较多的缘故,尽管那天雾大人少可捡的石头仍然不多。看没有什么可捡的好石头,大家就坐下来休息。我好像被什么驱使一般继续走向远处寻觅。可是,一直走到很陡峭的山跟前也没有找到一颗喜欢的石头。就在要偃旗息鼓往回返的时候,在一条从山根流下来的小溪旁边,一个颜色很重的东西半遮半露的映入了我的眼帘。我赶紧走过去,剥去缠绕在它身上的杂物,提起来一看竟是一个树根。它黑红黄三色相间,沉甸甸的,显然是硬杂木,品质不错!赶紧用水把泥沙冲干净,拿到大家面前,立刻引来了一片赞叹声。从不同角度看,有的说像站立的狗;有的说像行走的企鹅;有的说像憨态可掬的大猩猩;有的说像故作深沉的小猴子;还有的说想身怀六甲的海象。因其形状复杂,至今还没有给它起一个合适的名字。
每每想起这两次奇遇,我就感觉很有意味。一个在英雄的太行山,一个在美丽的黄海边;一个在朗朗晴空下,一个在茫茫迷雾里;龙发现在山区的河床上,猴子发现在海湾的山脚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