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口算除法》教案设计 许倩倩
(2014-04-23 16:43:16)
标签:
股票 |
分类: 数学案例及反思 |
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解口算除法的算理。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表内乘法口诀与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乘法口算作为基础,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除法口算应该不是很难,重要的是学生说出它的算理,并运用这算理进行快速的口算。
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解口算除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1、出示乘法口算练习,开火车直接说得数。选取2个题说口算的过程。20×4=80,可以把20看作2个十,2个十×4=8个十。300×2=600,3个百×2=6个百。
2、口答。
(1)60里面有(
(2)300里面有(
(3)360里面有(
二、动手操作,探究算法,理解算理
1、马上要过元旦节了,元旦节我们班要开联欢会,用60个气球布置教室,分3个大组,每个大组负责多少个气球?
怎么列式?60÷3=20
2、可以怎么算?你能想到哪些算法?先自己思考,把你想到的说给小组的同学听。
3、可以借助小棒帮你验证你的算法,说明你的思路。学生自主操作分小棒。
4、上台展示,探究算理。对比学生两种不同的分法,散开分,打捆后分?说说你觉得哪种分法好?为什么?
把60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而把6捆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捆的方法更好。教师再适时的引导:能一眼看出把 6个十平均分3份,每份是2个十,从而在直观的操作过程中理解了算理。
板书:6个十÷3=2个十,说给同位听。
5、你还有不同的算法吗?想加算减。
6、你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
三、借助知识的迁移类推作用,自主学习新知
1、我这里有一个智慧袋,里面藏着许多问题,谁能解决它,就能获得智慧。学生随机抽取算式,学生说得数,你是怎么算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第一组80÷4= 8个十÷4=2个十。
90÷3=
240÷4=这个怎么想得数啊?你会吗?板书24个十÷4=6个十
2、第二组300÷5=
这种算法合适吗,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板书:30个十÷5=6个十
同位互相说算法。400÷8=
四、巩固练习
1、想一想:210÷7可以怎样算?得多少?
4000÷5得多少?
总结算理。
2、直接说得数,帮助小兔回家。
40÷2=
60÷3=
3、购物中的数学。
4、宝塔探秘,找规律。
18÷2=
180÷2=
1800÷2=
说得数,你能发现什么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