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便携式光合仪使用操作流程详细说明

(2018-03-30 17:14:31)
标签:

便携式光合仪

便携式光合作用仪

光合仪

光合作用测定仪

光合作用仪

在对植物光合速率的研究中,CO2吸收法因其理论可靠,灵敏度高,可实时非破坏对样品进行测量。托普云农生产的便携式光合仪|植物便携式光合仪|光合作用仪|光合作用测定仪有多年历史,曾为各大院校和研究院所提供了大量的高精度的植物光合作用测定仪,其中一部分用于光合和呼吸研究,但由于只是单一的气体分析仪,使用时不方便,为了方便用户,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研究出了集笔记本计算机和气体分析于一体的植物光合作用测定仪,利用微机强大的计算功能与存贮功能结合红外线CO2分析仪、温湿度传感器及光照传感器,对植物的光合、呼吸、蒸腾等指标测量和计算。

托普云农便携式光合仪又叫植物便携式光合仪,光合作用仪,光合作用测定仪,便携式光合仪是笔记本计算和气体分析于一体的光合呼吸测量仪器,便携式光合仪可对植物的光合、呼吸、蒸腾等指标进行测量和计算。

http://s12/mw690/002CcsmMzy7jiHkrNfd7b&690

一、仪器连接安装

1、加装化学药品

   蓝色干燥剂在正面主机面,白色苏打面;

   换药时先拧开底盖并且填充量低于螺线1cm,将盖帽旋紧,注意密封圈;

   两个化学管在不测时调在中间,调零时Scrub控制环境时苏打和干燥管完全scrub非控制环境两个完全-bypass注意螺丝不要旋得太紧以免脱扣

   白色苏打不能重复利用且不变色,而干燥剂可重复利用,吸水后变红色,21090min,变成蓝色,当出现粉末时将其倒掉;注意:干燥剂:当化学管中2/3的干燥剂变红后即需要更换药品;苏打:将旋钮旋转至完全Scrub,等CO2_R的值降至最低,向进气口吹气,观察CO2_R读数,如果波动大于2umol/mol,则需要更换碱石灰。

 2、连接硬件

   25针的连接器一端插入标有[IRGA]的插座中,另一端插入标有[CHAMBER]插座中,宽面(长边)朝上且拧紧螺丝钉(注意不要拧得太紧,否则螺丝钉将被折断);

   将末端有黑色标记的软管与操作台右端标有SAMPLE的端口(有黑色皮垫)连接,另外一个软管(无黑色标记)与标有REF的端口(无黑色皮垫)连接;

   标有[INLET]的端口(套有绿色软管)是空气的入口,连接缓冲瓶(悬挂在空中2~3 m空气流动相对稳定处,以防止污物进入主机,同时在测量过程中可减少空气流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连接电缆与IRGA头部圆形IRGA端口上的红色圆点IRGA分析器上的红色选点对齐时插进,且能听到响声,注意:插头一定要推到底,不能留有空隙

   安装CO2钢瓶(光合和CO2响应曲线时才安装,或实验必需)将CO2小钢瓶装入套筒,顺时针旋转,直到感觉保护罩接触到了小钢瓶,稍微加力便导致钢瓶被刺穿,这时需要快速旋紧,防止CO2 泄露,注意O形圈后将套筒旋紧每用完1盒(25个钢瓶)更换1次油滤

   切记分析器各部件:光量子传感器,紫色插头处叶温热电偶,2个黄色:匹配阀,如果使用CF卡存数据,则插入主机后面固定小槽内注意:插头直插直拔,勿晃动,最好拔金属,勿动线

  另外,把光量子传感器红帽和进气口(缓冲瓶)绿帽都先收好。

 3、电池安装

   将电池倾斜,以顶起电池槽上端的止脱销,然后平推到底,2节电池能用4h

   充电器上灯灭表示充好充时灯亮,一节电池3h就能充好,4个电池同时充电需要10-12个小时,

   检测有电标志,先灯亮,几秒后灭掉表明有电,注意换保险丝220-230v1/4电池和充电器的连接时间不要超过24h

二、开机预热

 1、预热期间检查

   检查温度:h行三个温度值TblockTair和Tleaf彼此相差应该在1以内;

   叶温热电偶的位置直接测叶片T,其位置应高于叶室垫圈约1mm,使夹叶片时能充分接触;若用能量平衡方法测量叶温,则叶温热电偶的结点位置应低于叶室垫圈1mm,确保夹叶片时,接触不到叶片;

   检查光源和光量子传感器光源正常否,传感器g行 ParIn_μm 和ParOut_μm是否有响应(叶室密封为0),g行Press_kPa(大气压)值是否合理注意查完将分析器松开;

   叶室混合扇:测量菜单中,按2、F1、按O关闭,或按F打开,听分析器头部声音是否有变化,若有变化,表示正常注意测量用恒温时打开风扇

   检查是否存在气路堵塞:设定流速(Flow)1000,检查仪器实际流速能否达到650以上,将化学管从完全bypass调节到完全scrub,若仪器实际流速达到650,则说明气路堵塞,则首先检查两管,方法都是将调解旋钮从一侧完全旋到另一侧,检查流速下降是否大于20,若有则存在堵塞,常见堵塞地方是:化学管内过滤嘴;化学管顶部的两个小的聚乙烯透明管注意把流量调回原来设定值400-500。当遇到小叶片或低光合速率时,可将Flow调低至200以上。

 2、预热后检查

   叶室的漏气检查:化学管scrub,然在叶室四周吹气,如果发现A行样品室CO2S的读数变化小于2微摩尔,说明密封好,如果变化超过2ppm,即为漏气(注意:叶室垫圈密封圈排气管) 

   检查流速零点(测量菜单中-2-F2-N关闭),然关闭叶室风扇(按2-F1-O关闭);检查bflow±2ppm之间表示正常;如果不在需进入校准菜单,进行Flow meter zero

   检查CO2H2O IRGAs零点(1)将两个化学管都完全吸收(scrub),完全闭合约5min,参比CO2读数在±5ppm以内,且ΔCO2±1ppm以内,参比H2O±0.5ppm,且ΔH2O±0.1ppm,说明零点正常

 2)以上要求,需进入校准菜单,详见说明书P12页(建议自己不要校准),推荐用返回厂家默认校准Calib Menu 下的View Settings—veiw History(查看历史)回车—按Home键—光标锁在最前面at factory —调用以前出厂校准信息(最顶端带**进入—set toF3—F5OK—View Current—点击F3(save)—选Y—点F5(Done—保存完成注意:绝不允许进行“CalibMenu”“IRGASpan”的任何操作!

  校准叶温热电偶  拔出连接插头,切断叶温热电偶连接,然后检查hTblock-Tleaf<0.1以内,不在0.1以内,需要调节电位调节器进行校准。

  检查匹配阀  开始测量前进行一次匹配当全天都在相同的CO2浓度下做实验2030分钟就应当匹配一次每次测量都要改变CO2浓度每变一次需要进行一次匹配。

三、测量菜单

注意!!下面测量方式都需进行以上相关的准备步骤,以下详细说明各方式测定流程

非控制环境条件(日变化)流程

1、开机选择 Config Menu—打开标准叶室(factory default)

2、打开测量菜单进行日常检查 (参照以上第二大点内容);

3、打开叶室 夹好叶片再密封注意叶温热电偶避开叶脉,用手柄上旋钮密封后,确定不漏气,每次用直接打开夹叶片,切记不必每次再拧手柄旋钮了,不然会折断);

 4、进入测量菜单F4New Menu

  1, F1打开Open LogFile将数据存入建立一个文件注意 按F1“Dir”,重新定义路径:选中Flash,这样文件保存在CF卡,方便导数据;不然默认在User主机上,导数据费时费电确定输入一个remark(标记何处理何品种名等),完成文件名标记。

  等待a行参数稳定,b行ΔCO2值波动< 0.2,Photo参数稳定在小数点之后1位c行参数在正常范围内(0 < Cond < 1、Ci > 0、Tr > 0)

  按F1(Log)记录数据

  更换另一叶片(按F4,添加remark,分清不同处理或品种按F3,一定记住Close file保存数据文件注意:至少半小时进行一次Match(建议每一品种测3片叶子,每片读3个数)

5、退回主界面:关机。最后取出主机后槽CF卡直接用读卡器导出来。(把化学管旋钮旋至中间松弛) 

控制环境条件(最大光合速率)测定流程

1、开机选择 主菜单Config Menu(打开红蓝光源(LED)已安装

 2、进入测量菜单

  将光强设为自然状态一致或植物所需饱和光强点(一般1000-1500范围),设定需要CO2 浓度取下外置光量子传感器的小红帽,若外界光强低于1000,则要进行光诱导光越弱诱导时间越长(取决于最高光强诱导完成后在测量菜单第2功能行F5,f5,选择“Q) Quantum Flux XXX mol/m2/s”enter,输入需要光强,enter

  苏打管拧到完全scrub位置化学管拧到完全bypass位置,按2再按F3- Mixer(CO2)按上下箭头键选择参考室R和样品室S设定CO2需要浓度(安装钢瓶状态)

  按2(2功能行):F1LeafFan保持FastF2Flow通常为500(小叶片或低光合速率的植物,可以将Flow调低到200以上)F4Temp,一般为25-30(只能控制环境温度的正负7度以内)F5Lamp设为自然状态一致或光饱和点;

  打开叶室夹好叶片从测量菜单上按F1Open LogFile然后按F1“Dir”,重新定义路径:选中Flash r建立一个文件名,enter输入一个remark标记;

  a行参数稳定b行ΔCO2值波动 < 0.2 μmol-1Photo参数稳定在小数点之后一位c行参数在正常范围内(00、Tr>0)

  按F1(Log)记录数据(一般每一品种测3片叶子,每片读3个数)

  更换另一叶片,按F4,添加remark, 重复4-6步骤,进行测量注意:至少半小时进行一次Match F3(Close file),保存数据文件。退回主界面,关机。

提示:如果外界光强低于1000μmolmol-1,则需要进行光诱导,一般诱导时间约30mins左右,诱导光强取决于实验设计的光响应曲线中的最高光强,或者植物生活中较适宜的光强,在测量菜单第2功能行的F5,按Q,设定相应的光强,打开光源,然后将叶片夹入已打开光源的叶室,如果外界光强很好,不需要诱导,夹上叶片后打开光源,设定成光强梯度的饱和点,闭合叶室不漏气,准备测量。注意:把化学管旋钮旋至中间松弛状态;旋转叶室固定螺丝,保持叶室处于打开状态,把光量子传感器红帽和缓冲瓶进气口绿帽都盖好。

光响应曲线测定步骤

1、开机选择主菜单Config Menu打开红蓝光源(LED

 2、进入测量菜单,进行日常检查 (参照以上第二大点内容);

  安装钢瓶,预热1分钟,(选Calib Menu—CO2Mixer—Calibrate—回车按Y—等待自动完成—CO2R(达2000以上)—按Y,自动进行8点校准—图plot—OK并Esc—提示“implement this calibrate”按Y保存。将苏打管拧到完全Scrub位置,化学管拧到完全Bypass位置,设定CO2浓度(一般为400);

 注意:每个钢瓶在使用之前都要求校准一次;若曲线不直,把苏打管拧到完全scrub,再校准1

  按2(2功能行):F1LeafFan保持FastF2Flow通常为500F4Temp,一般为25-30(只能控制环境温度的正负7度以内)F5Lamp设为自然状态一致或光饱和点。

  3、进入测量菜单

  开叶室夹好叶片,闭合叶室;注意叶温热电偶避开叶脉

  按F1Open LogFile,进入remark,标记试验处理号;

  按5,F1(Auto prog)进入自动测量界面按上下箭头键选择Light Curve,确定,出现Desired lamp settings可按home键自高到低设定光强梯度2000、1600、1200、1000、800、600、400、300、200、150、100、50、0注意 设定时将数据删除完或按F1 Delln数值间一定空格间隔,200以下的可多设几个),确定,出现最小等待时间设定120S(不能更改,不然数据不佳),最大等待时间设定200senterΔCO2绝dui值低于50需匹配enter,按Y,进入自动测量(Log记录数据,*表明数据记录进行中)。

  按1,F3(Close file)保存文件(切记)更换叶片重复1-3步骤

注意:等待测量中可通过功能行1的F2(view file)下的F1(ImportGrafDef)—从light curve进入看到散点图(完成后功能行左上角*消失),或按F3(View Data),以D这种格式的数据为成列排列,按字母D,查看数据。按住shift键和右键头,可以快速查看各列数据。

 4、退回主界面:关机。注意:把化学管旋钮旋至中间松弛状态;旋转叶室固定螺丝,保持叶室处于打开状态,把光量子传感器红帽和缓冲瓶进气口绿帽都盖好。

 提示: 每次开始测量之前,进行一次匹配(F5-match),一个植株上选3片叶子,每片取1个数,建议轮回测完1次重复,再测第2次重复,减少时间跨度;

  选红蓝光,2-3日校准一次光源(按F3校准菜单--选LEDcalibrationenterplot Y,一条直线说明正常。

CO2响应曲线测定步骤

1、开机选择主菜单Config Menu打开红蓝光源(LED

2、进入测量菜单,进行日常检查 (参照以上第二大点内容);

 安装钢瓶,预热1分钟,(选Calib Menu—CO2Mixer—Calibrate—回车按Y—等待自动完成—CO2R(达2000以上)—按Y,自动进行8点校准—图plot—OK并Esc—提示“implement this calibrate”按Y保存。将苏打管拧到完全Scrub位置,化学管拧到完全Bypass位置,设定CO2浓度(一般为400);

 (注意密封圈,把油滤勾出来装好,每个钢瓶在使用之前都要求做1次校准)

  按2(2功能行):F1LeafFan保持FastF2Flow通常为500F4选择Block(输入测定温度,一般25-30);F5Lamp选择 Q) Quantum Flux设定为饱和光强(根据植物要求的光强)enter

3、进入测量菜单

  开叶室夹好叶片,闭合叶室;注意叶温热电偶避开叶脉

  F1Open LogFile进入remark,标记试验处理号。将光强设为饱和光强一般1200左右 实验要求的光强

  5功能行F1(Auto prog) 进入自动测量界面按上下箭头键选择A-Ci-Curveenter命名新文件进入添加remark出现Desired CO2 settings可按home键自高到低设定CO2浓度梯度400300、200、150、100、50、400、400、600、800、1000、1200、1500、1800、2000注意 设定时将数据删除完或按F1 Delln数值间一定空格间隔enter出现最小等待时间设定60S;最大等待时间设定300enterΔCO2绝dui值低于50需匹配Y进入自动测量等待测量结束。(期间可通过功能行1F2view file)下的F1(ImportGrafDef)—light curve进入看到散点图(完成后功能行左上角*消失)

  1F3Close file保存文件切记更换叶片重复1-3步骤

 4、退回主界面,关机,导出数据提示:把化学管旋钮旋至中间松弛状态;旋转叶室固定螺丝,保持叶室处于打开状态,把光量子传感器红帽和缓冲瓶进气口绿帽都盖好。

  注意:每次换钢瓶后都要求做1次校准匹配;提前做20分钟光诱导,把叶室夹住,留缝,勿胁迫,把光强设到最高值

其他植物生理仪器:植物营养测定仪、叶绿素测定仪、根系分析系统、叶面积测定仪、光果蔬呼吸测定仪、植物冠层分析仪、茎秆强度测定仪、植物病害检测仪、植物水势仪、树木无损检测探伤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