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理数减法》教学反思

(2013-12-24 21:38:24)
分类: 教育感慨
有理数减法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减数有负数的减法,运用小学的知识无法解决。学好有理数减法也为日后的有理数混合运算做好铺垫。

一、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过程。

 

2.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渗透化归思想。

 

3.熟练地进行两个有理数减法的运算。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有理数加法          

2、探究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           

3、学生自学自讲自评课本例题

4、 当堂练习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5、引导学生小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6、课后延伸

 通过其他老师的点评和学生的反应,我认识到了自己课堂教学的优点与不足。先说说本节课我的教学思路:从学生熟悉的有理数加法出发,从已知引入未知,创设教学情境,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激起学生自学的自信。学生通过自学自讲自评课本例题计算,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醒他们出错误的地方,又通过大量的数学练习,使学生在计算中再次熟悉减法法则。本课体现了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本课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学习,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从学生的练习来看,大部分学生都掌握了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可是学生的认知水平毕竟存在差异,还有些学生在将减法转化为加法时,总是忘记减数要变为它的相反数 。因此,教学还需要不断的探索,不断完善。

 

 

需要改进的方面:1、少数学生在减法法则推导过程中没有很好的把握,他们都是重在备记不是理解                           

 2、对学生没有分层次进行辅导。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本课课堂已经交给学生,要求新课程理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课堂教学不再按预设的计划和步骤进行,而是师生平等交流,互动的过程。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学习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怎么去学,从而激起学生学习欲望。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组织学生探索问题,在小组进行交流合作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合作学习的合作伙伴。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自主探索,亲身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