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2011-11-30 15:04:37)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育感慨 |
4.3《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平面直角坐标系2》是苏科版八年级上第四章第三节的第二课时,它在介绍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之后从对称变换和图形平移两个角度继续研究了坐标的数值变化和点的位置变化的关系,初步向学生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也为下面函数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这个环节当中,我让学生自己在图4—8中描出书上给出的点,并让他们说说把这些点首尾顺次相连接后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图案?这个图案从数学的眼光来看有什么特征?然后从这个图案中找出四个特殊的点,问学生这四个点,每两个点之间有什么特殊的位置关系?
这节课的知识点比较多,对于刚刚接触平面直角坐标系学生来讲是比较难理解的,怎么样让学生更形象更直观点地理解本节课地知识点则成为了这节课设计时的难点。针对本课的难点,我设计了两个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去探索知识。活动一:让他们在上面的图4—8中再找一些具有这些特殊位置关系的点(可以不在蝴蝶图案上找),学生在要正确找出关于x轴对称、关于y轴对称、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实际上已经经历了发现这三种位置关系的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的一个发现过程。然后在学生找后再请他们说这三种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学生这时候得到的规律实际和“形”结合起来了,克服了机械的记忆带来的弊端。活动二:让学生自己先动手在书上画出数学实验室二中AB平移后的对应线段。然后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平移变换前后对应点的坐标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然后让学生猜想如果把线段AB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对应点的坐标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再让学生探索如果点的坐标发生变化,那么点的位置发生什么变化?并鼓励学生自己探索出规律。学生经过这两个活动的探索体验后就能把这些规律结合“形”进行有效地记忆。
本节课在设计过程中经历了好多次的修改,在这个不断修改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我再次经历了新课改理念对我思想的不断完善和洗涤,这样的过程使我得到了一个提高水平的好机会,我会以此为契机,不断研究教材,多用新理念来指导我的课堂,让自己能更快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