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命化课堂心得体会

(2015-01-06 16:08:50)
标签:

情感

 

生命课堂心得体会

 

我校生命课堂实施已经有一阶段了,通过理论学习、课堂实践、听课评课等活动,使我受益浅。

通过一系列理论学习,我首先从理论上弄清楚了什么是生命化课堂所谓生命化课堂,就是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以情感为体验,更好地尊重生命、体贴生命、扶持生命,让生命成长更精彩。生命课堂是具有蓬勃的生命活力的课堂能够充分展示学生的天性深刻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得到收获和快乐

生命化课堂,其实质就是要求我们尊重每一个生命,关注每一个生命,善待每一个生命,成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生命尽情健康成长。

生命课堂就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回顾自己的生命化课堂探索之路,我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反思自己是如何构建“生命化课堂”,来实施课堂教学的。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对于孩子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精神交往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朋友、志同道合的那种教师”。的确,真挚的情感是不应有什么贵贱之分的,学生与老师一样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说,老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要乐于走下讲台,关注学生的每一分情感,倾听他们的心声,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指责;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赏识,少一些埋怨。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学生都有他自身的优点与长处,每个学生都有他独特的一面, 每个学生都是将来社会的有用之才。的确,孩子们有很多可爱的地方。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应该赏识他们。我们要根据他们各自的情况,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同学的优势。 特别是后进生,他们也有许多闪光点,只是缺乏自信。因此,更应高看一截因为他们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也是班里的一员,更需要关爱与呵护,更需要老师 的扶持。与他们相处是一种缘分,关心他,扶持他,是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 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平等对待,一视同仁。惟有这样,学生才会变被动为主动,我们的课堂也才会成为一个充满情趣、平等和谐的课堂。

二.建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理念”。

    有效课堂最主要的是高效性。是指学生在课堂上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学生自然也就应该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讲解的再多, 却没有留给学生自主思考和活动的空间,遇到同样的问题不会,更谈举一反三。这样的课堂教学就可以视为无效。因此,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至关重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生命化课堂中,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生命课堂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组与组之间的交流、全班交流,小组合作等都是我们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老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引领教学,照顾差异。缩小差距,让每个同学都跟得上, 课堂上,我们讲的越多,分析越透,孩子们主动思考的就越少。渐渐地课堂就会失去应有的活力。

《高效课堂》一书中是这样阐述的;

何为课堂的高效?就是不是老师讲了多少,容量多少,关健是孩子学了多少,会了多少,孩子的收获怎样。

 

三、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自从实施生命化课堂以来,我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步骤和方法都有了明确的要求,通过课堂上的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明显的提高。听课中我也明显的感觉到,老师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方面都有很好的表现。首先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和学习目标。 然后她们留给学生充足的看书的时间。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我们要永远铭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他们,对自身角色进行正确定位,即学习引导者和组织者。 让同学们有效学习,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我们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也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记得《高效课堂》中这样说到:有些东西,你讲会学生与学生自己学会,有着本质的不同。可见,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生命课堂流淌着人性,只有当我们深情投入学生才能以情悟情、以神会神、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人文熏陶与感染。 

在探索“生命化课堂”的道路上,我虽然经历了挫折和磨难,但更多的是学生收获带来的惊喜。以后我将不断的学习、反思,不断的充实自己、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去感悟,去反思,去总结。让生命化课堂再上新的台阶!

总之,通过近段时间的学习,观摩和实践我深刻地意识到了生命化课堂不是花架子,而是可以落到实处的,而且一定要成为常态课来使用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生命化课堂”,让我们且行且珍惜!

不当之处,敬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初一数学    李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