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化学优质课观摩心得
(2014-11-07 16:30:42)2014山东省初中化学优质课听课体会
 
北城中学 
首先感谢学校给予我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
10月28日至29日,我参加了在枣庄十五中举行的“山东省2014年初中化学优质课评选观摩活动”。本次优质课评选分为南北两个片区,南片组:参赛教师来自于“六三制”的学校,有济南(4)、泰安(3)、聊城(3)、济宁(3)、临沂(4)、日照(2)、菏泽(3)、淄博(4)共8个地区,共有26名选手参赛。
讲课内容为六三学制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二两节,抽取1课时。
课题一: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 第一课时;
课题二: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二节 物质组成的表示 第一课时。
本次比赛设立在枣庄十五中学,两个听课现场,两个会场分别在一座楼的五楼和另一做楼的二楼,听课教师为了听到精彩的授课,不辞辛苦,利用课间时间步行穿梭于两个会场之间,这种精神令我感动。听课期间,教师除了认真做好笔记外,还不时利用相机或手机记录大屏幕上出现的信息,生怕错过每个教学环节。每当下课后,下场的台边会挤满教师,跟上课的学生要一份学案作为参考,要到的满脸带笑,没要到的一脸惆怅。综合上述,说明教师很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相信他们会有很多收获,在今后的教学中会有自己的思考。在这两天的时间里,聆听13位优秀教师的展示课,通过选手异彩纷呈的课例展示,令观摩教师眼界大开,受益匪浅。也让我领略到了参赛的教师出类拔萃的教学风采。使我收获颇多,现在我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下我的学习心得及体会:
 
一、课上展示“亮”,课下体会多:
 
首先,精彩的导课非常重要。
参赛的教师几乎都精心设计了课堂导入,有的老师以录像,有的以科学家的实验动画导入,还有的以古诗导入新课。比如淄博市淄川区实验中学的贾静老师以外国的一歌唱家吸入了气球中气体后变声了导入新课,别具匠心,引人入胜。好的导课可以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的向师性更强,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教学过程中,每个教师都精心设置了自己的问题。教师注重学生的化学基本观念的构建,注意学生学习化学方法的教育,例如:教学中采用了“模型法”、“分类法”、“直接观察法”、“间接观察法”等方法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通过观念的构建促进学生的化学学习。每节课的小结不再是具体知识的小结,而是知识交流回顾。通过教师设置的问题,学生能迅速回顾自己学到了什么知识,学到了什么方法。有什么疑问等等。比如济南的徐崇华老师在讲《物质组成的表示》这节课时是这样设计的,先让学生看一些音乐符号、生活中的符号图片,引出要表示水这种物质,不同国家用不同的符号表示,然后指出,世界上用统一的符号H2O来表示,尝试从宏观物质、构成微粒的角度思考,氢气、二氧化碳的化学式如何书写?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提出疑问,学生的很多疑问就是本节课要探究的内容,最后的小结部分让学生自己解决“疑问”。如果问题不具体而太空太大的话,学生就不知道怎么回答,造成大答非所问、浪费时间。这也提醒我们在设置问题时一定要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有针对性的设置问题。
 
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位教师都注意了及时评价及激励评价,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不断,如“你真细心” “你知道的可真多”“你收集的资料很有价值”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评价语言,在学生的心里却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澜,对于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积极影响。但也有个别老师评价简单,只有“好”、“很好”,这样的评价流于形式,学生也不能通过老师的评价及时调整自己,所以评价就等于没评价。还有一种评价,就是对小组的评价。其中有几个教师做的非常好,通过智力快车、来找茬的游戏,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也给了学生一种集体荣誉感。这样的评价胜过对学生个体的评价。
第四,注重化学思想和思维方法的渗透。
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贯穿着对学生化学思想和思维方法的培养。学习空气的成分向学生教授的是资源观、让学生知道空气是我们的消费品,一方面要认识它,有什么作用,有何发展性?氧气含量有多少?怎样利用它?另一方面通过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培养学生的误差意识,只有学生找出了产生误差的原因,才能更好的减少误差。教给学生的是一种混和物分离的学习方法和思想。
 
 
 
多年来,由于多媒体课件的闪亮登场,教师的板书也好象置于被人遗忘的角落,悄然隐退了,尤其是字体不太好的老师,更能弥补自己基本功的不足。殊不知,课件是不能完全代替板书的,课件的呈现具有瞬时性,况且课件的作用是“辅助”教学,怎么能替代一目了然、提纲携领的板书设计呢?板书也是教师基本功的一个侧面反映。这次优质课,每一位老师都在板书的设计上下了工夫,有的老师书写工整,排列有序;有的老师出手一笔清秀的字跃然而上,为课堂增色添彩等。总之,“板书”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发挥了它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总之,这些参加省优质课的老师,教学基本功过硬:语言素质和语言素养非常高、仪态很大方优雅、心理素质很过关。随机应变、驾驭课堂的能力很强。。俗话说的好,亲其师,信其道。这次听课感觉大多数教师都有着很强的亲和力,因为用的不是自己的学生,所以这些教师都有意识地增强自己的亲和动机,提高自己的“人气指数”,建立师生情感上的和谐,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与教师合作,一个鼓励和赏识的眼神,一次会意的眨眼,一个善意的提醒,一句幽默的话,一个娴熟的实验操作,都起到了和学生进行心灵交流、增强亲和力的神奇作用。都很重视环节之间的过渡,过渡语言很优美、承转很自然,使课堂浑然一体。
二、专家评课,学习提高快 
讲课结束,省化学教研员卢魏教授及两位专家都有点评,她们的点评没有对每个选手做具体的评价,卢魏教授作为初中化学的主编,她只是从每个课题的内容和编排的思想出发,教给了我们处理教材的一些方法。卢老师言简意赅中凸显着理论高度,既有理性概括,又有感性指导,对今后本节教学应注意什么都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和阐述,给人以引导和提升这种方法,不仅让我们知道了教材的重难点,教给了我们处理教材的方法,也给讲课的教师更好的参考依据。
 
 
 
 
 
几天的学习虽然结束了,但是对课堂最优化教学的追求不会结束!几天的听课虽然辛苦,但每堂课细细地听下来后,觉得每堂课都有很闪光的亮点供我们参考、学习、借鉴,俗话说有比较就会有鉴别,所以我会把其中的精华加以吸取,在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大胆运用。在今后的教学中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逐步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使化学课堂应该更生动更快乐,让我的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以上只是我的一点粗浅认识,不当之处还望领导和老师给予指导,谢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