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本课程《物理科技小制作、小发明》活动计划

(2014-01-01 16:06:26)
标签:

教育

校本课程《物理科技小制作、小发明》

活动计划

————牡丹区北城中学物理教研组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上好校本课程,活跃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八年级物理教研组积极响应学校安排,成立了“物理科技小制作、小发明”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物理科技小制作的特点在于一个“小”字,结构简单,材料好找,加工容易,且八年级物理课本内容联系紧密,见成果快,因此非常适合中学生参与制作。此项活动的顺利开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更大程度上为中学物理校本课程开发打开了新的大门。

二、课程目标:

积极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展示物理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探索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实践能力,让学生在物理科学素养上有较大的发展与提高,为学生进一步学好科学这一门课打下坚实的基础,引领学生走进神奇的物理知识的海洋。

三、活动形式:

采取教师辅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及实践自主学习和分组合作学习相结合。

1.通过开科普讲座了解“物理科技小制作、小发明”发明创造的方法。

2.通过拆、看、装、画、改进、创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4.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四、活动措施:

以行动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相结合为主。组织者主要从物理学科出发,针对某一课例、某一教学设计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把活动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最终形成一个有效的、便于实际操作的制作方案,给活动以正确的导向性,从而体现活动价值。 以信息资料为参考。 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教育理论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下载的相关资料等。通过这些资料信息的分析与研究,为活动开展提供参考。

五、活动内容安排:

活动过程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组建活动小组;调查分析学生学习现状,了解学生掌握的知识结构,从学生实际出发确定教学中可以开展的科技制作活动。第二阶段:启动活动方案,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结合物理教学,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小制作、小发明”活动。第三阶段:总结阶段主要包括:活动成果展示;对优秀作品进行表彰;做好活动总结。

六、参考作品

1、针孔照相机。

2、自制潜望镜。

3、望远镜。

4、万花筒的制作。

5、自制杆秤。

6、不倒翁。

7、简易小潜艇。

8、橡皮筋动力小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