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吊屈原赋

(2011-11-15 15:26:54)
标签:

杂谈

吊屈原赋

         柳存定

(注:本文系庄浪一中学生柳存定2003年高考考场所做,现刻于一中校园石碑。)

尚计两千年前,贾公过长沙,自慨命运之不济,悒郁思索,而作斯赋,竟有同命相似之感叹。其悲叹人才之不为用,而忠言之不被纳之意,盖与君之所行谬矣。今我于考场之上,端午佳节,重做斯赋,以吊先生之灵。­

呜呼,君为楚王之同姓,其血缘之亲,可谓近矣。君累世为官,于楚王之忠心可谓昭然也。然竟为世人所不容,被君王所罢免,终于郁郁而沉于汨罗矣。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有与日月齐辉之才。一旦被疏,不复被用,虽心系楚国,胸怀天下,岂不枉然。­

余叹其感情之无用焉,君临天下,当以理为重,奈何信奸邪之语,而疏远信臣忠义之士也。怀王不用汝言,终遭祸患,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吾惟惜其不认事理相推,而竟以感情草草行事也。­

故天下之成就大事者,莫不恪守理,而自制于情也。人情莫不好悦己者,而恶直言者也。故庄宗虽有天下而自戮于伶人之手,其沉溺于私情使然也。夫奸谗当道,以美色诱之,丝竹乐之,财物乱之,使其远正直而近谗邪,虽已似日之昏昏,而不自知,至于祸以至矣,乃有悔色,岂不晚哉?­

人情有远近,血缘有亲疏,而公理无远近,正道无偏斜。君于九天之上,可忆其昔日否,子兰之流,力劝怀王之秦求和,终使怀王魂留他乡。子兰岂不为楚王之近亲哉,有骨肉之亲,却不能远谋;有远谋之臣,未有骨肉之亲。情理相较,于情于理,竟何如哉!怀王屈理从情,终至斯地,虽有天地为其悲惜,然留笑柄于青史矣。­

君沉汨罗,去今两千余载矣。夫两千余载之中,屈理从情者,不可尽数。今日光华闪耀大地,然此事仍无有断绝之时,余作此文,望汝可知,展汝之盛德,示汝之才华,以警戒世人,使其曲情从理。如此,则官不贪;如此,则民不奸;如此,则百姓受用不尽矣。

怀王于冥冥之中,定当后悔不迭,将认为情乃理之末,而理为情之始也。理从情而家不立,则国不治,则天下难平;情从理,则行路之人,可谓骨肉之亲,邂逅之人,可助成大事,岂不如此哉?­

 

附:2003年全国卷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