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复习课第一稿 李美琴
(2013-05-08 22:52:30)| 分类: 研究课例 |
教学目标:
1.回顾、梳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学习灵活运用方法,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做到语言通顺、完整、简洁。
教学重、难点:
灵活运用方法完整、简洁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1.课前印发阅读材料《改变一生的闪念》
2.课前自主复习,填写表格,小组交流。
一、谈话导入,明晰目标
1.时间过的真快,在不经意间,同学们已走过了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涯,成为了一名小学毕业生,即将参加小升初的考试。在这六年中,我们跟着老师学习了300多篇课文,掌握了许多阅读的方法和规律。学习一篇文章,一般有哪些要求?
预设: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体会作者的感情
2.这样读文章,才能闻到墨香,才能读出文字传达给我们的意韵,才能为我所用。阅读专题的复习,就按这四步进行。这节课先复习第一块内容。(板书: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回顾方法,提炼要求
【出示历届小升初试卷中涉及概括主要内容的题目】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能力的题目在毕业考试中经常会考到。
2011年的毕业考试第一篇阅读是《征服》,第二题要求学生概括“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这是两位同学的答案,你认为哪个比较好?为什么?
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劫犯劫持了一位孕妇,在孕妇快要生孩子的时候被生命征服,拯救了孕妇和孩子。
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劫犯情急之下劫持了一位孕妇,孕妇因为极度惊吓马上要生产,劫犯在漫长无期的牢狱之灾和一条即将出生的生命之间,选择了后者,他举手投降,警察抓住了他。但孕妇已无法坚持到医院,这个劫犯说自己是个医生,他得到警察的允许成功帮孕妇接生,拯救了孕妇和孩子。
小结:通顺、完整、简洁
怎样才能完整、通顺而又简洁地概括出主要内容呢?你们总结了哪些好的方法?【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三、明确用法
预设一:摘录句段法
一般什么样的课文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中心句)请你结合具体的课文说说?【三亚落日、郑成功、烟台的海、夹竹桃、莫高窟、秦兵马俑】
小结:摘录后,有的要修改一下。
|
概括方法 |
运用技巧 |
例文 |
文章的特点 |
注意要点 |
|
摘录句段法 |
摘录文中概括性的语句 |
|
结构上有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或内容上中心句、重点段落,而这些句段提示了全文的主要内容的文章。 |
有时需要稍加改动。 |
练习:补充习题翻到67页,快速浏览并用句子摘录法概括《养花》的主要内容。
四、小组合作,自主归纳
1.其他几种方法具体怎么做?一般什么样的课文适合用这种方法?运用这样方法时要注意些什么?每个学习小组重点选择一种方法,讨论并完成表格。
|
概括方法 |
运用技巧 |
例文 |
文章的特点 |
注意要点 |
|
|
|
|
|
|
2.每组派代表上台介绍。
预设二: 题目扩展法——把课题扩展成完整的话。
1.
2.还有哪些课文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概括?【莫泊桑拜师、孔子游春、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夜晚的实验、负荆请罪】
5.这些文章有什么特点?(写人叙事,题目能高度概括文章的内容,一般来说,以人名、地名、物名、中心事件命名的文章选择“标题扩充法”归纳主要内容比较适宜。)
预设三:段意合并法——这是最基本的方法。(你能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吗?)
1.先分段并概括出段意,然后把段意串联起来。比如说——
2.一般什么样的文章比较适合用这种方法?层次清晰的文章适合用段意归并法。这类文章一般以写景、状物的居多。
3.连接各部分意思时应注意什么?段意合并不等于直接相加。比如说:《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讲了这样几方面内容【出示】
4.你用段意合并法来概括一下,你概括的时候做了怎样的技术处理?
【先写出每大段的意思,再根据文章内容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的,舍掉次要的。合并时,要对各段的大意做适当的修改,删除重复的内容,综合相同的内容。】
5.试着用段意合并法概括《索溪峪的“野”》的主要内容。
预设四:要素串联法
1.要素归纳法——找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比如说——
2.小结:凡是写人、记事类的记叙文,都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阅读文章时,只要弄清这几个要素,就不难将文章的主要内容串联出来了。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文章常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概括主要内容。这样去把握主要内容,长文章就会简练!
总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其实还有很多,(板书:……)这些是比较常用的。(合并学生的表格)课文的特点不一样,我们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要做到通顺、完整、简洁!看着这简简单单的六个字,做起来可不容易。接下来我们来试一试。
五、小组合作,练习概括。
1.
2.
3.全班交流。你们用的什么哪种方法?
4.看来,有时候一篇文章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概括。
六、拓展练习,学以致用
1.“众人拾柴火焰高”刚才我们运用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然而,考场上毕竟只能依靠自己单打独斗。现在让我们拿出另外一篇课外短文《温暖的“雪书”》,提起笔,认真阅读,仔细分析,灵活用方法,概括出它的主要内容。
2.指生说,评议
四、畅谈收获
1、谁来谈谈这节课的学习收获?(指名2-3生谈感受。)
师总结:真好!一课一收获,一步一个脚印。希望以后在复习时,同样也可以像今天这节课这样通过合作、发现、总结,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我们的复习一定会更有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