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与百足虫(周益民)
(2012-03-28 14:54:00)
标签:
教学研究教育 |
分类: 教学篇 |
主持人:今天我们有请江苏省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教师周益民给大家执教《庄子寓言:独脚兽与百足虫》,看看他如何和孩子们分享儿童哲学。
江苏省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教师 周益民: 各位同学,大家好!刚才我在台下听说你们的语文老师也姓周,所以我们觉得咱们非常有缘。刚才我听同学朗诵几首古诗,真的有声有色,非常棒。在上课之前我想临时设定小小组长,在上课过程中有几个小小组的活动,前后两排桌子的同学作为一个小小组,两边四位同学一个小小组,中间六位同学一个组,这边1号作为小小组长。现在我想请各位小小组长起立,好,你们这几位小小组长,待会儿小小组活动的时候,小小组内容的确定、人员安排由你们来担当,其他小小组的成员三位或者是五位同学得服从临时小组长的管理跟安排。在正式上课前先玩一个小小的游戏,脑筋急转弯好不好?什么马不是马?
学生: 河马。
周益民: 什么鱼不是鱼?
周益民: 什么子不是真儿子?
学生: 庄子。
周益民: 下面我们阅读一个庄子寓言《童话庄子》,今天我们讨论的故事叫《独脚兽与百足虫》。请同学们读一下。
学生: 独脚兽与百足虫。这样读把“独脚兽”和“百足虫”分成三块来读就比较不一样,“百足虫”在读的时候声音应该长一点,因为“独脚兽”只有一只脚,“百足虫”有一百只脚。
周益民: 独脚兽要读出它的特点,它是一只独脚的怪兽,百足虫有一百只脚的虫子叫“蚿”。这个按照顺序先后讲了哪几个角色之间发生的事?
学生: 独脚兽、百足虫、蛇和风一起发生故事。
周益民: 在对话中还说到了谁?
学生: 眼睛和心。
周益民: 这个意思在庄子原来一开始用这段话表示:夔怜蚿,蚿怜蛇,蛇怜风,风怜目,目怜心。同学们再读一遍,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 从这句话里面我发现了独脚兽非常羡慕百足虫,而百足虫又羡慕其他的东西,其他的东西还羡慕其他的东西,所以世界上没有最好的东西,只有让自己变得更好。
周益民: 对,因为你发现了所有的事物都在羡慕另一样事物,在不断的羡慕。你们再仔细看一看,所有的事物都在不断的羡慕另一样事物,它们其实羡慕的都是同一个特点是什么?
学生: “快”。
周益民: 对,接下来把这个故事稍微回忆回忆,首先来看一看百足虫和独脚兽那段对话,非常有意思,我把这部分改成了一个小小的剧本,括号里面是提示你怎么表演它的神态,我想请同桌合作,一个演百足虫,一个演独脚兽,三位同学其中一位做小导演,这个台词可以照着上面读,也可以自由发挥,稍微有点疏漏没有关系,我看哪一组最生动熟练。(同学们讨论中)
周益民: 下面我来读蛇的这段话,同学读蓝色部分风的话。你们看一看风的对话里面满眼看上去都能发现什么呢?
学生: 我发现“风”说的话里面有很多省略号,表示它说的话是断断续续的。因为风在这里刮,不可能一直都这样刮,肯定是“呼呼”来刮的,所以会是断断续续的,不可能是呼一下子就过来,不然的话蛇就被刮飞掉了。
周益民: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是说风一会儿刮到这儿,一会刮到那儿,速度非常快。接下来,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找这段文字里面你发现最关键的那句话。
学生: “眼睛比不上心,眼睛看不了多远,心要到哪里,一想就到了。只有巧妙不同,没有天下第一,我还是喜欢当风。”
周益民: 我听完后发现同学们都是这个观点,“只有巧妙不同,没有天下第一”这句话特别重要。
周益民: 接下来看这个故事结局,独脚兽生活得非常自在,反过来我们看看他的开始。独脚兽只有一只脚,但是一点也不烦恼,他用一只脚跳啊跳,动作灵活,姿势美妙,你们感觉这时候独脚兽怎么样?
学生: 非常快乐,跟结尾一样。
周益民: 同学们刚才说独脚兽一开始很自在,最后独脚兽还是很自在,那么在这个故事里面独脚兽有没有变化呢?它一直都很自在吗?
学生: 我觉得前后两个“自在”是不一样的。一开始的“自在”是独脚兽没有经过委屈或者是扫兴,这是他开始的自在,但是后来的自在是他经过了跟百足虫一些扫兴的对话以后,最后经过风说过了这段话再次感受到的“自在”。
周益民: 为什么说是“扫兴”的对话呢?
学生: 我觉得独脚兽一开始觉得自己非常快乐,但是经过跟百足虫有一个接触以后就觉得自己速度不如别人,就觉得有点自卑。不过我们知道,鲁迅有个阿Q正传,就是精神上的胜利者,自我安慰,我觉得独脚兽也是在自我安慰。还有,庄子他宁愿做一头快乐的野牛,也不愿意一辈子当官,所以说百足虫也觉得自己不需要跟别人去争第一,只需要自己快快乐乐生活下去就是最好。
周益民: 其实这位同学是说独脚兽等等里面有庄子的影子。所以这两个“自在”之间其实经历了一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独脚兽在成长的过程,他在长大。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小小的结论,像刚才那位同学说的,我们做快乐的自己,不必羡慕与追求别人。但是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为了思考得更加深入,有时候我们需要进行一种反向思维。所以现在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不必羡慕与追求,如果我们反向思考应该思考什么?应该是一个什么话题?
学生: 羡慕与追求。
周益民: 这是两个完全对立的选择,同学们做一个选择,你认为人生应该羡慕与追求的就起立。好,我看到同学们的选择基本上是一半对一半,现在是两种观点。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两个故事,通过这两个故事再来加深一下思考,待会儿再来作出判断。第一个是童谣《老鼠嫁女》,我们一起读。
学生: 《老鼠嫁女》:大红喜字墙上挂,老鼠女儿要出嫁。女儿不知嫁给谁,只得去问爸和妈。爸妈都是老糊涂,争来争去才定下,谁最神气嫁给谁,女儿自己去挑吧!鼠女听罢仔细想,最神气的是太阳,太阳高高挂天上,光芒万丈照四方。鼠女求嫁找太阳,太阳急忙对她讲:乌云能把我遮挡,嫁给乌云比我强。鼠女又去找乌云。乌云说:大风能把我吹散,大风来了我胆颤。鼠女又去找大风。大风说:围墙能挡我的路,我见围墙心打怵。 鼠女又去找围墙。围墙说:老鼠打洞我就垮,见了老鼠我害怕。鼠女听罢猛想起,老鼠的天敌是猫咪,看来猫咪最神气,我要与他定婚期。婚期定在初七夜,鼠女出嫁忙不迭,大红花轿抬新娘,群鼠送亲喜洋洋。新娘刚到猫咪家,猫咪一口就吞下。猫说新娘怕人欺,为保平安藏肚里。
周益民: 再来看看第二本童话书《换一换》。小鸡要出去玩了,在路上他碰到了小老鼠,他跟小老鼠换声音了;再往前走又碰到了小猪,小鸡跟他换了声音;继续往前走又碰到青蛙了,小鸡又跟他换声音了;小鸡继续往前走又碰到小狗,又跟小狗换声音;再往前走碰到了一只小猫咪,在小猫咪看来就是一只老虎,小猫学了几声狗叫,猫却被吓走了;最后他又换了猫的声音,又跟乌龟换了声音,等他回到家鸡妈妈吓了一跳,我的儿子怎么是这个声音了。这个故事讲的是换声音,我们不要仅仅理解成换声音,这里面还隐藏着一层意思,其实是说学习什么?
学生: 我觉得应该是学习别人的本领。
周益民: 对,同学说得很对。现在两个故事都看完了,这回我们对应该羡慕追求还是不该羡慕追求做出一个判断。在判断之前,老师再教大家一个方法,刚才我教了反向思维法,这回我教一个“只执一词”法。因为有时候我们要作极端式思考,穷尽所有理由,再与另一种观点碰撞,在碰撞中获得启发。也就是刚才两个观点里面只能选一个,然后作极端的思考,接下来要进行小小组的交流。
周益民: 我们刚才设定了小小组,接下来我有两个要求,第一,“只执一词”,选择一个观点,这个观点由刚才设定的小组组长来定;第二,形式要生动。我们可以用刚才的故事素材,一位同学以鼠妈与鼠爸的哭诉或者是鸡妈的喜悦演说,或作“独脚兽与百足虫”结局新编,组内其他同学以了解事实或理论做补充论述。
周益民: 接下来我请一组同学来给大家演说一下,有请!
学生: 我认为如果一个人只知道羡慕和追求,他就会想他们家比我好,钱比我多,一心想着挣钱,从这边拿一个东西来,从那边拿一本书来,我们从小学生成绩来考虑,比如一个小学生得到全班第一,又想得到全国第一,得到全国第一又想得到全世界第一,这样他的人生就会一直处在压力当中,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这样,世界就不会有知足了,我们就再也评不出全班第一了。
学生: 我来补充一下,到最后我们人就没有追求的东西,而如果我们人没有追求的东西,那追求就没有意义了,所以我们就不能只顾着追求,有时候要放松放松,就像《菜根谭》里说的:“君子应该忙里偷闲”。
周益民: 不过这位同学你有点偷换概念,“君子应该忙里偷闲”和“羡慕与追求”有点区别,我听到下面各个小组也有分别选择这两个当中一个观点的,请你们用一句话阐明一下你最想说的那个理由,先说观点再说理由。
学生: 我们小组观点是应该羡慕追求,如果不羡慕追求,人自己的短处就会暴露出来,追求卓越、超越,所以我们组觉得应该是羡慕和追求。
学生: 我们组的观点是应该羡慕和追求,因为我们知道水滴也有自己的追求,它希望经过自己的一番努力能滴破大石头,而它的坚持不懈最终真正把这个石头滴穿了。我们也知道,比如很喜欢玩电脑游戏的人知道游戏会不断更新,这就是软件设计师不断追求的结果。
周益民: 其实不管哪个观点,关键是这个度很难把握,有时候遇到事情的时候建议同学们从两个角度好好想一想,这样可能会得出一个比较适合你的结论。所以对于应该“羡慕和追求”还是不必“羡慕和追求”,我也很难给大家一个明确的答案,需要大家面对具体事物的时候具体而全面地去考虑。我们接下来继续回到庄子的故事,故事里面说了最后“眼睛”羡慕“心”,我想把“心”换成“超超光速”,同意吗?可不可以?好不好?
学生: 不好。
周益民: 都认为不好,说一下理由,为什么不能换?
学生: 因为如果换成超超光速的话,每个人或者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缺点,它不可能是“最最最”快的,因为有些事物也可能比心的速度快。
周益民: 我想提示一下大家,这个“心”谁有?
学生: 这个心是每一个人都有的。
周益民: 由此看来,庄子在这里代表一种完美和极致,庄子讲的故事里面充满了玄妙。其实今天讨论交流的是关于“羡慕和追求”的话题,等到同学们上了高中和大学之后还有新的认识,因为庄子在故事最后有这样一句话:故以众小不胜为大胜也。为大胜者,唯圣人能之。也就是说获取这种大的胜利只有圣人才能做到。
周益民: 刚才我们说到庄子书里面充满了故事和好玩的东西,庄子的故事有很多,这些故事我们一边读一边还要想一想,所以在《童话庄子》这本书里面,在最后都安排了想想庄子说什么和带着孩子想一想这一部分,建议各位同学在继续阅读庄子的时候笑一笑再想一想。各位同学,今天我们就聊到这里。谢谢同学们,同学们再见。
徐冬梅:
听了周益民老师的课,其实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研究他的课,我深刻的感受到一点,就是小学语文教学是艺术也是科学,我想表达我的一个感想,我们在过去太把小学语文教学或者是我们的母语教育看作是一种技术性的、工具化的行为。十年以来我们做儿童阅读的推广,十年我们做的更多事情可能是对课程进行改革,对课程的内容进行改革,把好的儿童文学拿到课堂上来。但这仅仅是第一步,但怎么把好的儿童文学,怎么把好的中国古代的文化带给孩子们,怎样进行教学,实际上这是一个很大的研究课题。所以我们一线老师要去读更多的书,也要研究教学,这样的话小学语文教学这个学科本身有它的独立性,我也相信只有这样小学语文教师当中才能产生真正的教育家。下面有请朱自强老师和曾维范老师简单说一下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