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练习策略研究
(2018-03-26 14:14:46)
《有效的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练习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
(一) 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2.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课堂练习是学生学习,教师学习,教学相长的过程。课堂练习必须是高效的,有相关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的,通过课堂练习,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用于具体实践,举一反三,使有效的练习达到最好的效果。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可以掌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有效的反思自己的教学。
3.学生情况: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国外:在基础教育较发达的西方国家,一直比较重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的培养和数学思维的发展,他们对学生布置的作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完全注重学生的能力的培养,思维的发展,以及知识的掌握。
2.国内: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练习的设计往往只偏重作业的认知功能,忽视作业的育人功能、作业的发展功能、作业的评鉴功能以及认知心理学功能。目前好多学校和地区对小学数学的课堂练习设计都进行了研究,比如浙江市余姚小学《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针对性》,它是从练习设计的针对性进行研究,再如常熟市的古里小学《小学数学练习设计有效的研究》它主要是从课内外作业得形式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方面进行研究。
3.研究价值: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促进有效的反思同时教师可以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进行纠错和指导。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希望能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探讨有效练习的途径,寻找根治重复低效的数学课堂练习的方法。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
1.课题研究的目标:
(1)探索不同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安排合适练习形式,使课堂的练习能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建立效率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2)探索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合理的练习结构和学生喜欢的课堂练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进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2.课题的研究内容:
(1)有效性:如何充分发挥练习功能,提高练习的效率的研究。
(2)不同类型的课(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等):探讨不同类型的数学课进行练习选择的策略研究。
(3)有效性为原则: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多元化的练习题,使数学学习活动成为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过程。
(5)分层练习:实施课堂教学分层评价讲评学生练习活动的有效性研究。
3.课题的研究重点:
(1)了解新课程标准下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内容和形式,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探讨有效练习的途径。
(2)寻找根治重复低效的数学课堂练习的方法,让课堂练习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之中。
(3)把握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中教师的作用,优化课堂练习,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1. 研究思路: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要努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另一方面要加强过程教学,增加学生对新知的探究时间,这样做将大大缩短课堂练习的时间,减少练习的量。因此在传统的“练习观”受到极大挑战的同时,有必要对课堂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传统的“练习观”进行反思,确立效率意识,提倡有效练习。
2. 本课题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7年10月——2017年12月)
本阶段的任务:成立课题组,对研究课题进行论证,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制订课题实施计划,收集课题学习资料,准备进行研究。
(2)实施阶段(2017年12月——2018年5月)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按照课题方案和研究计划开展实验,建立课题资料档案,调查、收集、积累和分析有关材料与实验数据,进行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和评估,撰写课题研究实验报告、论文及有关课堂教学的资料等,探索对当前课堂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传统的练习观进行反思,确立效率意识,提倡有效练习。
(3)总结提升阶段(2018年6月~2018年9月)
①收集各类研究资料。
②做好课题后期调研工作。
③对整个研究脉络进行反思、梳理,提升理论和实践价值。
④撰写课题报告。
⑤成果鉴定与推广。
3. 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采用行动研究和问卷法为主,同时在研究中还辅之以抽样法、观察法、数学法,确保本课题得以高效地实施。
(1)抽样法: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按一定的方式从各个年级中选取两个班做样本,对其进行调查研究,然后将这一部分调查研究的结果推论到总体上去,从而得出总的结论。为课题的研究作一个全面了解。
(2)问卷法: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设计一套问卷,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而收集资料。在实施阶段之前和实施阶段之后各设计一套问卷,为课题的研究和实验提供有效的数据。
(3)观察法:根据研究课题,有选择地针对学困生课堂练习的各种情况,采取研究者或凭自己的感官,并借助于其他摄像、照片等,注视课题研究的现象,探寻课题研究的本质的方法。
(4)数学法:运用数学方法进行综合,找出一些课题研究在数量上的相对稳定的关系。及时总结、修改、不断完善,力争使研究水平上升到一定的理论。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1)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课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强化教师“预设”意识,促进学生“生成”达成,提高教师有效练习教学的策略,使学生更快速、更深刻地巩固知识,更熟练技能,同时更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建构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合理的练习结构和学生喜欢的课堂练习模式:
(3)探索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课课堂有效性的策略研究与学生发展的关系:
利用经验材料的数学组织化、数学知识的逻辑化和数学应用的三个过程中的逻辑思维因素,全面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辩证思维和形式思维等,优化思维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创新之处:
(1)立足现状,结合学生学习和学校的实际,进一步研讨课堂练习设计的内容、形式、评价方式,使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进一步提高。
(2)要设计童趣性作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热情者;设计探索性作业,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索者;设计生活性作业,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实践者;设计层次性作业,让学生成为实践的成功者;设计开放性作业,让学生成为应用的创新者。
(3)在课堂练习的设计中必须正确把握作业设计的三个度:合理设计作业难度;合理控
制数量限度;有效把握时间限度。
(六)课题预期研究成果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完成时间 |
负责人 |
阶段成果(限5项) |
开题报告(研究背景及目标、研究内容与方法) |
开题报告 |
研究初期 |
董雪婷 |
形成提高练习课有效性的课堂练习集 |
案例集 |
研究后期 |
董雪婷 |
|
结题报告 |
结题报告 |
研究后期 |
董雪婷 |
|
形成提高练习课有效性的相关研究论文 |
论文 |
研究后期 |
董雪婷 |
|
调研报告 |
调研报告 |
研究后期 |
董雪婷 |
|
最终成果(限3项) |
结题报告 |
结题报告 |
研究后期 |
董雪婷 |
形成提高练习课有效性的相关研究论文 |
论文集 |
研究后期 |
董雪婷 |
|
调研报告 |
调研报告 |
研究后期 |
董雪婷 |